215聚散是常事
“成霜是谁呀?”
林听知道妈妈的很多朋友,虽然那些朋友有一半都是她没见过的,只见过他们的来信,唯独从未听过“成霜”这个名字。
关月荷顺手摸了摸她的圆脑袋,一边拆信一边回:“是妈妈读研究生时认识的朋友。”
“你很小的时候,她还来看过你。”不过,那时候林听还是个奶娃娃,连话都不会说,肯定是不记得还有这麽一个阿姨来看过她了。
林听趴到妈妈的後背,从肩膀後面探出个脑袋也要一起看信,“阿姨怎麽都不给妈妈写信呢?”
“她工作忙。她现在有空了,不就给妈妈来信了?”
关月荷心里也有许多疑问,来信地址怎麽就是西北的大学呢?难道成老师要留在西北当老师了?
还真是!
“月荷,我现分配到西北工业大学就职,今t天才到新单位分配的宿舍,正愁新家还要添置不少东西,不过,这边宿舍倒是比在京大分到的宽敞,有间专门放书的屋子。。。。。。等过些时日,给你寄些当地特産。。。。。。对了,林听今年七岁半了吧?等有机会,我回京市一定去银杏胡同找你。盼常来信。”
关月荷把信纸翻到後面,没字了。
成霜只提了现在的情况,而过去七年好像是平白消失了一样,无人知晓她过去都在忙些什麽。
但想来应该有不错的收获。
她还以为成霜的任务结束了,能调回京市来工作,没想到她又留在了西北。
可惜了几秒,又觉得庆幸,分别的朋友能在几年後再次联系上,就是一大幸事。
想到这儿,关月荷又不觉得可惜了,她天南地北见不着面的朋友多了。只要大家都好好的,见不见面都不重要。
身後的林听忽然捏了捏她的耳朵,“妈妈,你要给成阿姨写信说,我们已经不住在银杏胡同了。给成阿姨留杂货铺的电话,让她给妈妈打电话。”
关月荷笑道:“还是你想的周到。”
“哼!我可是我们班的体育委员!”
“你最厉害。”关月荷认真地敷衍,又拍了拍她的屁股,“你起来,妈妈要给成老师写回信了。”
“我也要写。”
“行啊,你写,你别把人家名字给写成成雨就行。。。。。。”
林听恼羞成怒地捂住妈妈的嘴巴,认真地辩解:“是老师还没教到!妈妈,我可不是文盲!”
隔天,去爷爷奶奶家过暑假回来的谷雨皱着眉,找关月荷问道:“小姨,林听老问我为什麽不是叫谷霜,为啥啊?”
关月荷:“。。。。。。”
关月荷也不知道。小孩子的想法千奇百怪,就像谷雨六七岁的时候,也会执着地把李大爷家的小黄狗加上姓,叫“李小黄”。
答不上来的,关月荷就会转开话题,“小姨要去邮局,你去吗?”
谷雨二话不说就点头,然後转头跑去一号院喊林听。
喊来林听,身後又跟了两个更小的。
关月荷感觉自己像是个带鸭子出笼的,身後一溜串,话又多,又爱跑。怪不得她两个妈说,要是单独一个人带她们几个出门,得拿绳子给绑到一起。
才刚把给成霜的信寄了出去,她就已经盼着回信了。
但比回信更快的,是成霜的电话。
俩人隔着电话,极短的问候过後,一时间想不出要从何说起。还是林听最热情,挨着话筒就喊:“成霜阿姨,你吃饭了吗?”
“吃了,是林听吗?”
“是我!”
“林听你好啊,等下次去京市了,阿姨请你喝可乐汽水。”
“成霜阿姨,我等你!”林听说完就收,提醒妈妈:“妈妈,轮到你说话了。”
一开始的陌生一扫而空,对面的成霜哈哈笑道:“月荷,你闺女和你真像。”
光是听林听说话,她就觉得像月荷。
俩人聊了好一会儿,直到後面有人急着用电话,通话才不得不终止。
之後许多年,成霜的信件断断续续的,有时候一个月来两封,有时候大半年没消息。时间长了,关月荷也就习惯了。
但成霜说的“有机会回京市”却是遥遥无期,还是十一年後,林听考上了成霜任教的大学,林听才第一次见到成霜。
但那也是十一年後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