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即便在模拟火山环境里也失活,那就是还有其他因素在影响。
很快,纳斯自己便搭建了一个模拟火山环境的区域出来。
嗯,挖个坑,吐火,加压加温,然后扔点火山该有的东西比如黑曜石硫磺和其他各种各样的物质进去,一个假火山区域就诞生了。
将黏菌样本移入的数小时后,黏菌的活性依然在缓慢下降,颜色逐渐暗淡。
最后蔫了。
嘶……
这不对吧?
虽然纳斯制作出来的模拟火山环境不是真火山,但也不至于这么快就嘎了吧?
温度、湿度和各类矿物的含量应该很贴近火山地带才对啊。
地脉能量这里也有。
“不是火山环境的问题?”
纳斯挠了挠头,决定更进一步确认。
它直接把临界黏菌移植到龙结晶之地的真火山里去了。
这次倒是没失活。
一定是这个细菌过于灵敏,还挑食,只能吃真火山,不能吃假火山,绝对跟我制作出来的环境不够完美没有一丁点关系。
不过这样就难办了啊。
纳斯隐隐有些这玩意大概需要特定物质才能在环境外培养的预感,但纳斯还是决定先把下一个实验做了。
那就是利用之前捡到的碎龙尸体,看看碎龙尸体上黏菌能不能长。
如果可以,那就还好。
纳斯只需要想办法弄出来一个更合适的环境即可。
要是不行……
罢了。
先把下一个对照试验做了再说。
纳斯重返培养室,将一份临界黏菌样本移植到之前收集的碎龙尸体组织上。
经过数小时观察,黏菌在尸体组织上虽然比在人工环境中存活时间稍长,但活性仍在持续下降,颜色也逐渐暗淡,然后突然变红,炸了。
得亏纳斯只是放了一丁点的临界黏菌。
不过这个实验结果,不得不说,让纳斯有些棘手。
没想到即使是碎龙本体的组织,在失去生命活动后也无法长期维持临界黏菌的活力。
那就说明这种黏菌很可能依赖于碎龙活体代谢产生的某种特殊物质,比如碎龙的拳头和头上的角里分泌一些利于黏菌生长的物质,或者是其他的体液之类的。
这对养殖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总不能整一头活得碎龙过来,然后当培养基使吧?
太黑暗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们黑龙镇怎么会是那么黑心的镇子?
就算要干也是拿人工的护碎龙来干。
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