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萧然心中一动。漕粮亏空,与边关何干?难道……一个更大胆的猜想在他脑中形成:“影大人”及其党羽,窃取漕粮,莫非是为了资助边关的某股势力?或是作为某种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储备?
这背后的图谋,恐怕比单纯的朝堂倾轧或江湖恩怨更加可怕!
问不出更多细节,萧然留下几句警告,便悄然离去。回到回春堂,他立刻将“漕粮亏空可能关联边关”这条重要情报,通过加密渠道,紧急送往江南林燮处。
京中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暗流已然开始涌动。而这条新现的线索,或许将成为解开整个迷局的关键一环。萧然望着南方,眉头微蹙,清羽,你那边,一切可还顺利?
锦衣夜行·第章釜底抽薪
镇江秘密据点,地窖内的审讯已持续了半夜。李魁确实是条硬汉,寻常刑罚竟奈何他不得,咬紧牙关不肯吐露半分。
林燮失去了耐心。他深知时间不等人,每拖延一刻,漕帮现李魁失踪的风险就增大一分,也可能给“影大人”更多的反应时间。
他亲自走进了地窖。血腥气混合着霉味,扑面而来。李魁被绑在刑架上,浑身伤痕累累,却依旧瞪着一双血红的眼睛,恶狠狠地盯着林燮。
“李魁,本官的耐心是有限的。”林燮的声音冰冷,不带一丝感情,“你为沙通天卖命,可知他背着你都做了些什么?那些玄铁打造的弩机,你以为只是用来江湖争斗的吗?”
李魁啐了一口:“少废话!要杀就杀!”
林燮不理会他的叫嚣,缓缓走近,目光如刀锋般刮过他的脸:“你们勾结前朝余孽‘影大人’,私造军弩,窃取漕粮,意图不轨。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你李家上上下下几十口人,都要为你今天的愚忠陪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听到“诛九族”和“家人”,李魁的眼神微微闪烁了一下,但依旧强硬:“哼,吓唬谁?老子光棍一条!”
“光棍一条?”林燮冷笑,从怀中取出一份卷宗,在他面前展开,“李魁,原名李铁柱,原籍山东济南府历城县李家村,家中尚有老母一人,幼妹一人,十年前因家乡遭灾失散,你投入漕帮,凭借狠劲坐上高位。你以为改名换姓,就没人知道你的根底了吗?”
卷宗上,赫然画着一位老妇和一位年轻女子的画像,虽简陋,但特征清晰!这正是北镇抚司强大的情报能力体现!
看到画像的瞬间,李魁的脸色终于变了,眼中第一次露出了恐惧:“你…你怎么知道?!你们把我娘和妹妹怎么了?!”
“她们目前还好端端地在历城县活着。”林燮合上卷宗,语气淡漠,“但她们的生死,现在取决于你的选择。是继续为虎作伥,带着谋逆的罪名累及家人,还是弃暗投明,戴罪立功,保全家族血脉?”
攻心为上!林燮准确地抓住了李魁的软肋——他对失散家人的牵挂。
李魁的心理防线彻底动摇了。他混迹江湖,刀头舔血,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但远在老家的母亲和妹妹,是他内心深处最后的柔软和牵挂。他加入漕帮,拼命往上爬,未尝不是想着有朝一日能风风光光地回去找回亲人。
如今,这份牵挂却成了催命符,也成了唯一的生机。
他低下头,剧烈地喘息着,内心进行着天人交战。良久,他抬起头,眼中满是血丝和颓败:“…我说…但你们必须保证我娘和妹妹的安全!”
“只要你如实交代,配合本官行动,本官以锦衣卫指挥使的名义担保,绝不会牵连你的家人,并可设法将她们安置到安全之处。”林燮给出了承诺。
在李魁断断续续的交代中,一个惊人的阴谋逐渐浮现:
漕帮帮主沙通天,确实与“影大人”勾结已久。“影大人”提供资金和部分图纸(如弩机改进方案),沙通天则利用漕帮的渠道,窃取玄铁、私运工匠,在漕帮控制的一处秘密水寨中打造军弩。同时,他们还利用漕运之便,暗中克扣、转运漕粮,囤积起来。
而这一切的最终目的,李魁层级不够,并不完全清楚,只隐约听说似乎是为了支持一位“大人物”在北方起事,时间就定在今年秋闱之后!
至于“影大人”的真实身份,李魁从未见过,沙通天也讳莫如深,只称其手眼通天。
秘密水寨的位置,李魁倒是清楚,就在镇江上游百里处,一个名为“黑鱼荡”的芦苇沼泽深处,地形复杂,易守难攻。
拿到关键信息,林燮立刻行动。他一边飞鸽传书给京城的心腹,命其火赶往历城县,暗中保护并转移李魁的家人,以安其心。另一边,则开始筹划下一步行动——突袭黑鱼荡,端掉这个制造违禁军械的窝点,人赃并获,从而撬开沙通天的嘴!
然而,就在林燮紧锣密鼓地部署时,一封来自京城的加密信件,由晦明阁渠道紧急送达。萧然在信中将京城现的漕粮亏空可能与边关关联的猜测,尽数告知。
林燮阅罢,神色愈凝重。江南私造军弩,京城漕粮亏空,北方边关异动……这些线索碎片,似乎正拼凑成一个更加庞大、更加危险的阴谋图景!
“影大人”所图,绝非一城一地,而是整个天下!时间,变得更加紧迫了。
锦衣夜行·第章京华暗涌
京城的气氛,在林燮离京后,变得微妙起来。表面上的波澜不惊,掩盖不住水下日益激烈的暗流。
辅徐阶为的清流官员,趁林燮不在,接连上奏,内容从弹劾与锦衣卫过往甚密的官员,到提议削减厂卫权力、规范刑狱,步步为营。虽然皇帝大多留中不,或温言安抚,但这种舆论上的造势,无疑给北镇抚司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萧然坐镇回春堂,看似两耳不闻窗外事,实则通过晦明阁的网络,密切关注着朝堂动向和京城各方的蛛丝马迹。他敏锐地察觉到,除了清流文官的动作,还有一些更隐蔽的势力在活动。
例如,几位原本在荣亲王和陈太妃案中保持沉默的勋贵,近日府邸访客忽然增多,其中不乏一些背景复杂的江湖人士。又比如,东厂提督、大太监冯保,最近称病休养,但其名下几处产业的资金流动却异常活跃。
这些迹象都表明,林燮的离京,让某些人觉得有机可乘,或是急于抹平痕迹,或是试图重新划分势力范围。
这日,萧然正在后院炮制药材,一名扮作病人的晦明阁属下匆匆而来,低声禀报:“阁主,我们盯着的户部王铭主事,昨夜暴毙在家中!”
萧然手中捣药的动作一顿:“暴毙?怎么回事?”
“说是突心疾。但属下查过,王铭并无心疾旧症。而且,在他死前两个时辰,曾有一名自称是太医署的人去过王府,之后便再无外人出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灭口!萧然立刻明白了。王铭这条线索刚被自己查到,转眼就被人干净利落地处理掉了。对方动作如此之快,手段如此狠辣,显然在京中拥有极强的能量和眼线。这绝不仅仅是漕帮能做到的,背后必然有更深层的黑手,很可能就是那个“影大人”在京中的势力!
王铭一死,漕粮亏空的账面线索很可能就此中断。对手这是在断尾求生,清理门户。
“知道了。继续监视与王铭有过接触的可疑人员,但务必小心,对方很可能也在反侦察。”萧然沉声吩咐。
属下领命而去。萧然放下药杵,眉头深锁。对手的反应如此迅和激烈,恰恰说明漕粮亏空这条线索的重要性,也证实了他关于边关关联的猜测很可能接近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