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锦衣夜行褒义还是贬义 > 第81章 水寨烽烟(第2页)

第81章 水寨烽烟(第2页)

一、擅离职守:以巡查卫所为名,实则远赴江南,插手地方事务,逾越职权。

二、滥用私刑:在江南期间,未经三法司审定,私自抓捕、刑讯漕帮人员及朝廷命官(指赵德明),草菅人命。

三、勾结江湖:与来历不明的江湖势力(影射鸿影楼)过从甚密,恐有结党营私之嫌。

四、激变地方:在镇江一带动用武力,剿灭漕帮据点(指黑鱼荡水寨),手段酷烈,恐激起漕帮数万帮众哗变,影响漕运安稳,动摇国本!

这些罪名,条条狠辣,尤其是“激变地方、动摇国本”这一条,分量极重。奏章中虽未提及林燮查获军弩、牵扯谋逆的核心功劳(或许对方尚不知情,或许故意回避),却将其行动包装成了一场破坏稳定、滥用权力的暴行。

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支持徐阶的清流官员纷纷附议,要求皇帝严惩林燮,以安民心。而一些与锦衣卫关系密切或持中立态度的官员,则噤若寒蝉,不敢轻易声。龙椅上的皇帝,面色阴沉,看着下方慷慨陈词的徐阶,目光深邃,看不出喜怒。

这场弹劾来得太快、太猛,时机也抓得极准,正在林燮远离京城、消息可能尚未完全传回之时。显然,朝中有人与江南的势力里应外合,要对林燮进行致命一击!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出皇宫,迅传遍京城官场。北镇抚司内,留守的官员人心惶惶。而回春堂内的萧然,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捣药的手猛地一顿,药杵重重砸在药臼边缘。

他立刻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政敌攻击,而是“影大人”势力起的反扑!他们利用林燮离京、江南行动尚未完全明朗的空档,抢先动舆论攻势,企图将林燮定性为祸国殃民的酷吏,从而否定他的一切调查成果,甚至可能借皇帝之手将其治罪!

好一招釜底抽薪!歹毒至极!

萧然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皇帝对林燮的信任非比寻常,未必会立刻相信这些弹劾。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尤其是在涉及“漕运安稳”这等敏感问题上,皇帝的压力必然巨大。目前最关键的是,林燮那边的捷报和确凿证据,必须尽快送达御前!

他立刻通过晦明阁的渠道,试图联系上护送密折的沈墨等人,了解他们到了何处,是否安全。同时,他也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如果皇帝顶不住压力,下旨训斥甚至召回林燮,那么整个调查就可能前功尽弃,“影大人”的阴谋将再难遏制。

京中的形势,瞬间急转直下。萧然感到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收紧,而他自己,作为与林燮“过从甚密”之人,恐怕也已成为某些人的眼中钉。冯保之前的警告和“馈赠”,此刻想来,更是充满了山雨欲来的压抑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似乎依旧平静的街道,眼神却锐利起来。他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做点什么,在林燮的捷报传来之前,尽可能稳住京中的局势,至少,要保住北镇抚司不被对手趁机渗透和瓦解。

风暴已至,他需为远方的林燮,守住这京师的阵脚。

锦衣夜行·第章暗流激荡

徐阶等人的弹劾,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滴入了冷水,让整个京城官场彻底炸开。支持与反对的声音激烈碰撞,暗地里的较量更是趋于白热化。

北镇抚司大门前,明显多了许多陌生的面孔,或是游手好闲的闲汉,或是看似路过的商贩,目光却不时瞟向那森严的衙门。这是各方势力派出的眼线,意在监视北镇抚司的动向,也是某种程度上的示威。

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依旧称病不出,但其掌控的东厂,活动却明显频繁起来。有传言说,东厂的人正在暗中收集与林燮关系密切的官员的材料,似有所图。

在这敏感时刻,萧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不再仅仅通过晦明阁的渠道暗中活动,而是以“萧先生”的身份,公开拜访了几位与林燮交好、且在朝中有一定影响力的勋贵和武将,如英国公张溶等人。

拜访的理由很充分:探病,或探讨养生之道。但在看似寻常的寒暄中,萧然总会“不经意”地提及林指挥使为国操劳、远赴江南查处大案的不易,以及漕帮某些势力无法无天、可能危及漕运的潜在风险。他语气平和,言辞委婉,却将林燮的行动定性为了维护朝廷利益和漕运安全,与徐阶弹劾的“激变地方”形成了微妙的反差。

这些勋贵武将,大多与漕帮并无利益瓜葛,甚至对把持漕运、桀骜不驯的漕帮早有不满,加之与林燮的香火情谊,经萧然这一点拨,心中自然有了计较。他们虽未在明面上立刻站出来为林燮辩护,但态度已然转变,在各自的圈子里的言论,开始倾向于林燮。

同时,萧然也暗中指示晦明阁,将一些关于漕帮多年来欺行霸市、与地方官员勾结、甚至可能参与走私等“黑材料”,巧妙地散播出去。这些消息真真假假,却在市井坊间和部分官员中流传开来,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徐阶等人将漕帮塑造成“被迫害者”的形象。

萧然的这些举动,自然落入了某些人的眼中。这日,他刚从英国公府出来,准备返回回春堂,一辆马车便停在了他面前。车帘掀开,露出的竟是冯保那张白净的面孔。

“萧先生,好巧啊。”冯保笑眯眯地说,“杂家正要回宫,顺路送先生一程?”

这绝非巧合。萧然心知肚明,这是冯保的又一次试探,或者说,警告。他略一沉吟,坦然上了马车。

车厢内空间宽敞,布置奢华。冯保打量着萧然,慢悠悠地说道:“先生近日很是忙碌啊,英国公府、成安伯府…真是交友广阔。”

萧然平静回应:“悬壶济世,职责所在,诸位大人信得过草民,是草民的荣幸。”

“呵呵,是啊。”冯保皮笑肉不笑,“不过,这京城里的水浑得很,先生交友,可要擦亮眼睛。有些人,看着风光,说不定哪天就…树倒猢狲散咯。”他意有所指,显然是指林燮目前的处境。

“多谢公公提醒。”萧然不动声色,“草民行医,只问病症,不问其他。就如同公公执掌司礼监,调和鼎鼐,亦是为国操劳。”

冯保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对萧然这番不卑不亢、又将话题引开的应对,似乎有些意外,又有些欣赏。他换了个话题:“听说林指挥使在江南,颇有斩获?可惜啊,朝中有些人,就是见不得好。”

萧然心中微动,冯保这话,像是在暗示他知道林燮的功劳,甚至对徐阶等人的弹劾不以为然?这阉党领的态度,愈扑朔迷离了。

“林大人所为,皆是奉旨行事,是非功过,自有圣裁。”萧然将球踢给了皇帝。

冯保盯着他看了片刻,忽然笑了笑:“先生是个明白人。罢了,就到这儿吧,杂家还要进宫伺候皇上。”马车停下,正好在离回春堂不远的路口。

萧然下车,躬身告辞。冯保的车帘落下,马车缓缓驶离。萧然站在原地,看着马车远去的方向,眉头微蹙。冯保这次露面,看似只是偶遇和闲聊,但每一句话都暗藏机锋。他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是敌是友?还是那只等待鹬蚌相争的渔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