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您闻不到,我也想让您知道,我的信息素是初绽的铃兰,只为向您吐露芬芳。
请……请给我一个靠近您的机会,哪怕只是远远看着……
署名是“一个在您光芒下卑微的影子”。
我捏着信纸,指尖微微用力。
不是感动,而是一种深沉的疲惫和无奈。
这些年轻的心动,带着纯粹却也莽撞的热情,像夏日的飞蛾扑向不属于它们的光源。
我小心地将信纸折好,放进抽屉深处一个专门存放此类“意外”的文件夹里。
那里已经躺着几封类似的信件,来自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
处理它们需要格外的谨慎和耐心,既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又要明确传达拒绝的界限,不能留下任何可能被误解或利用的余地。
这份额外的、无声的负担,让我感到心力交瘁。
批改作业成了我短暂的避风港。
直到我翻开soyorin的作文本。
她的字迹一如既往的工整清秀,论述严谨,文采斐然。
然而,在分析近代文学中“禁忌之爱”的主题时,她引用了三岛由纪夫《金阁寺》中的句子
“美在彼而我在此,横亘着永远无法逾越的绝望……这种绝望,本身就是一种扭曲的、燃烧的激情,足以焚毁一切既定的藩篱。”
她接着写道“沟口对金阁的执念,看似是毁灭,实则是另一种极致的占有。当世俗的规则成为阻隔的藩篱,当‘得到’必须以‘毁灭’为代价,那毁灭本身便成了抵达永恒的、唯一扭曲的路径。这种绝望的激情,因其纯粹与极端,反而具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毁灭性的美。”
我握着红笔的手顿住了。
一股莫名的寒意,如同细小的冰针,悄然爬上我的脊背。
soyorin的论述逻辑清晰,观点犀利,甚至带着越年龄的深刻。
但字里行间透出的那种对“绝望激情”和“毁灭性占有”近乎冷静的剖析与……某种隐晦的认同感?
让我感到一丝不安。
这不像一个沉浸在甜蜜初恋中的少女会写出的文字。
它太冷,太锐利,带着一种洞悉人性幽暗的穿透力。
我下意识地抬头望向窗外。
天空不知何时已阴沉下来,铅灰色的云层低垂,空气中弥漫着暴雨将至的沉闷湿气。
就在这时,一阵清脆欢快的笑声穿透了凝滞的空气。
是soyorin和小渚。
她们正从教学楼走出来,共撑着一把透明的雨伞。
小渚紧紧挽着soyorin的手臂,仰着头对她说着什么,笑容灿烂得像个小太阳。
soyorin微微侧头听着,海蓝色的眼眸低垂,嘴角噙着那抹我熟悉的、温柔宠溺的笑意,另一只手稳稳地举着伞,将小渚完全笼罩在伞下。
窗内,是作文本上那带着冰冷锋芒的文字;窗外,是阳光下依偎的、甜蜜的“爱侣”。
巨大的割裂感让我一阵恍惚。
刚才作文带来的那丝寒意,被眼前这完美的画面暂时驱散了。
是我想多了吧?
soyorin只是阅读广泛,思想深刻而已。
她和小渚看起来是那么幸福……我甩甩头,将那份不安强行压下,在作文末尾写下了“见解独到,论述深刻,a+”的评语,并在“毁灭性”三个字下面轻轻划了一道波浪线,终究没有写下任何评注。
放学时分,酝酿了一下午的暴雨终于倾盆而下。
豆大的雨点密集地砸在地面上,溅起一片迷蒙的水雾,整个世界笼罩在一片灰白色的喧嚣之中。
我站在教学楼门口的廊檐下,看着眼前白茫茫的雨幕,有些愁。
早上出门时还是晴空万里,完全没料到这场骤雨。
空气里,各种被雨水激的、或慌乱或兴奋的信息素在一起,形成一股无形的、令人窒息的乱流。
即使闻不到具体的气味,那种混乱的、充满压迫感的感觉也让我感到一阵阵心悸和眩晕,胃部隐隐不适。
我下意识地抱紧了怀中的教案,像抓住一块浮木,身体微微绷紧,脸色在廊檐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有些苍白。
只想这场雨快点停,或者能有一把伞让我尽快逃离这令人不适的喧嚣。
就在这时,一把深蓝色的雨伞无声地撑开在我的头顶,隔绝了飞溅的雨滴和嘈杂的雨声。
熟悉的、令人安心的醇厚气息——如同被雨水浸润后更显深沉的伯爵红茶——瞬间将我温柔地包裹。
不是通过嗅觉,而是通过一种更直接的、渗透进皮肤和神经末梢的感知。
“妈妈,没带伞吗?”soyorin的声音在身侧响起,清泠平静,如同雨中的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