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槐底中心在哪里 > 第90章 铁龙贯九州轨连万里疆(第1页)

第90章 铁龙贯九州轨连万里疆(第1页)

洛阳城外的旷野上,一条闪亮的铁轨向远方延伸,像两条并行的银带,消失在天际线处。铁轨尽头,一台巨大的铁家伙正喷吐着白雾,烟囱里升起的浓烟在蓝天下划出一道弧线——这是格致工坊耗时三年造出的第一台蒸汽火车,车头印着“大明号”三个烫金大字,车厢是墨绿色的铁皮车厢,车窗擦得锃亮。

苏砚秋站在月台边,手里捏着一张泛黄的图纸,那是三年前他与陈默画的第一版火车草图,上面的车轮还是木制的,如今已变成锻钢铸就的驱动轮,带着齿轮的咬合声“咔嗒”转动。“陛下,”他转身对身旁的万历皇帝道,“今日试通车,从洛阳到开封,一百八十里,预计三个时辰抵达。”

皇帝抚着铁轨上的铆钉,指尖传来金属的冰凉与坚实:“这铁家伙,真能跑过马?”

“您且看着。”苏砚秋笑着挥手,陈默扳动闸机,蒸汽火车出一声悠长的汽笛,驱动轮缓缓转动,带着车厢开始移动,度越来越快,铁轨与车轮摩擦出“哐当哐当”的声响,像一条钢铁巨龙,载着满车厢的官员与工匠,向着开封方向驶去。

月台响起雷鸣般的欢呼,皇帝望着火车远去的背影,忽然朗声道:“传朕旨意,启动‘万里铁路计划’——五年内,修通从洛阳到漠北、海东、西域、南疆、西南的五条主干线,再由干线分出支线,直抵边境!让这铁龙,把大明的每一寸土地都连起来!”

修建铁路的指令一下,举国动员。矿务局开足马力开采铁矿,炼钢厂日夜冶炼铁轨所需的钢材;格致工坊改良蒸汽机车,造出能爬坡的“山地火车”、能运货的“货运列车”;经世大学开设“铁路学堂”,培养工程师、司机、调度员,连安南、回纥的青年都来报名,想学习这“让铁跑起来的学问”。

最难的是西域干线的修建。铁轨要穿过戈壁、翻越雪山,工匠们在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中浇筑桥墩,用炸药炸开挡路的岩石,饿了就啃冻硬的麦饼,渴了就化雪水喝。有次雪崩埋了半里铁轨,士兵与工匠们手挖肩扛,三天三夜就清理干净,重新铺好铁轨。“咱们修的不是铁路,是让西域百姓能吃饱穿暖的路。”工头抹着脸上的雪水,对弟兄们道。

海东干线则要跨过几条大河,工程师们设计出“铁桥”——用钢材搭建的桥梁,跨度比石桥大十倍,能承载火车的重量。架桥时,蒸汽起重机吊起数吨重的钢梁,精准地安放在桥墩上,渔民们划着船在桥下围观,惊叹道:“中原人真能,把铁架到河上,还能跑火车!”

五年间,铁轨像藤蔓一样在大明疆域上蔓延。漠北的铁轨铺到了草原深处,牧民们骑着马跟着施工队跑,看着铁龙呼啸而过,拉来中原的布匹、茶叶,运走草原的羊毛、皮货;南疆的铁轨穿过梯田,火车停下时,农妇们提着竹篮上车叫卖新鲜的竹笋、水果,车厢里满是果香。

万历十五年秋,五条主干线全线贯通。洛阳站举行了盛大的通车典礼,五列火车并排停在月台,车头分别挂着“漠北号”“海东号”“西域号”“南疆号”“西南号”的标牌,车厢里坐满了来自各地的代表——有漠北的牧民,有海东的渔民,有西域的商人,有南疆的土司。

皇帝登上“漠北号”,亲自拉响汽笛。五列火车同时启动,汽笛声震彻云霄,沿着不同的铁轨驶向远方。苏砚秋站在月台上,看着铁龙消失在视野里,忽然想起初建经世大学时,有人质疑“格致之学无用”;想起第一次试造蒸汽机时,机器爆炸伤了工匠;想起推广火车时,有人说“铁会压坏土地”……如今,这些质疑都被铁轨上的“哐当”声碾碎。

通车后,变化立竿见影。漠北的羊毛通过火车运到中原,三天就能抵达织布坊,比从前用马车快了二十天;海东的鱼罐头装上火车,一周内就能摆上西域的货架;南疆的稻米通过铁路运到灾区,解了饥荒之困;边境的军粮用火车运输,再也不用担心被马匪劫掠。

在西域的某个小镇,曾经的回纥贵族如今开了家“铁路客栈”,专为过往的火车司机、乘客提供食宿。他看着窗外呼啸而过的火车,对儿子道:“当年我以为草原就是天下,如今才知道,火车能把天下的好东西都拉到咱们家门口。”

苏砚秋坐在从洛阳到开封的火车上,窗外的田野、村庄飞后退。他翻开最新的《天下岁计》,上面写着:“铁路贯通后,全国货运量增十倍,商税增三成,边境物价平抑,百姓往来便利……”

他合上书,望着窗外掠过的铁轨,忽然明白,这钢铁的脉络,不仅运输着货物与旅人,更运输着认同与交融——当漠北的牧民坐上火车去中原看牡丹,当江南的书生坐火车去西域考察商路,当不同族群的人在同一节车厢里分享食物、谈笑风生,这片土地上的“天下一家”,便不再是一句空话。

火车驶入开封站,汽笛长鸣。苏砚秋走下车,看着月台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有商人、有农夫、有学子,脸上都带着对远方的期待。他知道,这铁龙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它将载着大明的百姓,驶向更辽阔、更交融、更安稳的未来。

喜欢槐下田舍请大家收藏:dududu槐下田舍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