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第一军的演武场刚褪去秋演的硝烟,赵德胜军长已在中军帐里铺开新的练兵图。图上用红笔圈出了十几个地点,从漠北的戈壁到江南的水乡,从沿海的滩涂到内陆的山地,密密麻麻标注着“年度演习区”“双年大演路线”。苏砚秋坐在一旁,看着他用朱笔在图上画下一道弧线,将京畿、辽东、江南三地连在一起。
“大人您看,”赵德胜指着弧线,“按您的意思,咱把演习定成常例:每年一次单军种演习,练各营的战术配合;每两年一次跨军种大演习,调陆军、海军、神机营联合作战,模拟实战环境。这图上的路线,就是下次大演习的行军路线,要走三千里地,过山地、渡江河、穿密林,怎么难怎么来。”
苏砚秋指尖划过“辽东”二字:“那里与后金接壤,是实战的前沿,演习就得往实处练。不能搞花架子,要让士兵们知道,演场里流的汗,就是战场上少流的血。”
消息传至各军,将士们既兴奋又紧张。老兵们摩拳擦掌,盼着在大演习里露一手;新兵们则暗自加练,怕拖了队伍后腿。神机营的工匠们更是忙得脚不沾地,给步枪换了新的瞄准镜,给炮车装了更灵活的转向轮,连士兵的绑腿都改良了材质,说是“长途行军磨不破脚”。
开春后,年度演习率先在各军展开。京畿第一军的步兵营在西山进行“山地攻防战”,士兵们背着三十斤的装备,在陡峭的山坡上攀爬,利用岩石、树丛隐蔽,枪声在山谷里回荡。一个新兵脚崴了,咬牙拄着步枪跟上队伍,班长想扶他,他却摆手:“演习就是打仗,哪能让人扶着?”
与此同时,登州的海军在渤海湾进行“反登陆演练”。炮艇在浪涛中穿梭,对着滩涂上的“敌军阵地”开火,水兵们冒着模拟的“炮火”,驾驶着冲锋舟抢滩,喊杀声压过了海浪声。邓世昌站在旗舰上,用望远镜观察,见一个水兵被“炸”落水中,立刻游回舟上继续冲锋,不由赞道:“这股劲,才是海军的种!”
江南的神机营则玩了把“新花样”——模拟“城市巷战”。他们在废弃的县城里搭建了街巷、房屋,士兵们穿着吉利服,在屋顶、墙缝间穿梭,用连步枪精准“打击”藏在门窗后的“敌人”。一个年轻的射手趴在房梁上,屏住呼吸瞄准,枪托抵着肩膀的老茧,稳稳扣下扳机,“命中”目标后,嘴角扬起一丝笑意。
年度演习刚结束,各军便开始筹备两年一度的大演习。这次演习的主题是“边防协同”,由陆军为主力,海军负责海上封锁,神机营提供火力支援,要在三个月内完成“千里驰援、联合作战、阵地固守”三个科目。
万历四年秋,大演习正式拉开序幕。京畿第一军从京城出,向辽东挺进,沿途要经过河流、沙漠、山地三种地形。刚出京时,遇上暴雨,道路泥泞,马车陷在泥里,士兵们二话不说,脱了鞋袜跳进泥里推,军官也跟着一起使劲,泥浆溅了满身,却没人叫苦。
走到沙漠地段,骄阳似火,水袋很快见了底。赵德胜让人把仅存的水集中起来,先给伤员和新兵喝,自己则抿着干裂的嘴唇,笑着说:“当年在漠北,三天没喝水都挺过来了,这点算啥?”士兵们见军长如此,纷纷把水让出来,互相鼓劲着往前走。
与此同时,登州海军的舰队已抵达辽东湾,开始“封锁海岸线”。炮艇在海上巡逻,拦截“敌军运输船”,水兵们顶着海风,在颠簸的甲板上操练炮术,炮口一次次对准靶船,硝烟在蓝天上凝成一朵朵云。
最惊险的是“联合作战”科目。陆军在山地与“敌军”胶着,请求海军与神机营支援。海军的舰炮对着“敌军”后方开火,神机营的炮兵则在山腰架设阵地,用炮火覆盖前沿,陆军趁机起冲锋,三方配合得天衣无缝,很快突破了防线。
演习的最后一站是“阵地固守”。士兵们在零下五度的寒风里,用冻土和石块搭建防御工事,手指冻得紫,就放在嘴边哈口气继续干。夜间,“敌军”动偷袭,哨兵及时现,各营按预案行动,有的警戒,有的射击,有的加固工事,直到天亮,阵地依旧牢牢掌握在手中。
当演习结束的信号弹升空时,士兵们累得瘫坐在雪地里,却不约而同地唱起了《家国谣》。歌声在山谷里回荡,比任何时候都更响亮。苏砚秋与万历皇帝派来的钦差站在山头,看着下方冻得通红却眼神明亮的士兵,钦差感慨道:“都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看这演习的架势,咱大明的兵,养一日就能顶一日用!”
回到军营后,各军开始总结演习得失。京畿第一军现山地作战时通讯不畅,立刻请格致馆的技师来,给各营装了“便携式电台”;海军觉得炮艇的航还能提高,工匠们便着手改良动机;神机营则针对巷战的特点,设计了更轻便的步枪。
赵德胜把演习中表现突出的士兵名单报给中枢,请求嘉奖。“那个在沙漠里淌水的新兵,那个在巷战里精准射击的射手,都该奖。”他对苏砚秋说,“演习不仅是练本事,更是选人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砚秋点头,望着窗外正在操练的士兵,他们的步伐比以前更整齐,眼神比以前更坚定。他知道,把演习变成常例,不是为了炫耀武力,而是为了让士兵们在和平年代也保持警惕,让军队始终保持战斗力——就像一把刀,时常磨一磨,才不会生锈。
这年冬天,《大明军报》刊登了大演习的纪实,配上士兵们在沙漠、山地、海上训练的照片,百姓们争相阅读,街头巷尾都在谈论“咱的军队有多厉害”。一个老农捧着报纸,对孙子说:“有这样的兵守着,咱就能安安稳稳种地,不怕坏人来抢了。”
苏砚秋偶尔会去军营看看,见士兵们在训练间隙,会围着看演习时拍的“影戏”,看到自己在沙漠里跋涉的样子,忍不住笑起来,笑声里有苦,更有甜。他知道,这些经历会变成他们骨子里的东西——坚韧、团结、不畏艰难,而这些,正是一支军队最宝贵的财富。
又是一年春天,京畿第一军的演武场再次热闹起来。新的年度演习开始了,士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进场地,脸上带着从容与自信。他们知道,这样的演习会一年年继续下去,而他们也会在一次次演习中,变得更强大,更能守护身后的家国。
这,便是演习成例的意义——不止于练军威,更在于铸军魂。让每一个士兵都明白,和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靠他们的汗水、勇气和团结,一点点守出来的。而那每年一次的集结,每两年一次的远征,都是在提醒他们:时刻准备着,为大明而战,为百姓而战。
喜欢槐下田舍请大家收藏:dududu槐下田舍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