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屯田区的玉米长得一人多高,绿油油的叶片在阳光下泛着光。云伊岭刚从学堂回来,就看到几个农户在军营门口争吵,声音越来越大,还带着哭腔。
“这盐价也太离谱了!去年还是五十文一斤,今年就涨到一百五十文了,这让我们怎么活啊!”一个中年妇人手里攥着个空盐袋,哭得撕心裂肺,“家里的盐早就吃完了,孩子最近都没力气,再不吃盐,怕是要出事了!”
“可不是嘛!”旁边的老农也叹了口气,“我去镇上的盐铺问了,掌柜的说盐是从内地运来的,路上被山贼抢了好几回,货源少了,价格自然就涨了。可咱们哪买得起这么贵的盐啊!”
云伊岭心里一沉——盐是百姓生活的必需品,没有盐,人就会浑身无力,甚至生病。去年盐价还很稳定,今年突然涨了三倍,肯定有问题。她连忙上前安抚农户:“大家别着急,盐价的事我知道了,我一定会想办法解决,保证大家都能买到便宜的盐。”
农户们一听,都停止了争吵,眼里满是期盼。“夫人,您可得帮帮我们啊!我们相信您!”
云伊岭点点头,立刻去了骁途的营帐。骁途正在处理军务,听说盐价涨了三倍,也皱起了眉头:“我之前也听士兵们说过盐价上涨的事,还以为只是暂时的,没想到这么严重。内地的盐怎么会突然涨价?难道真的是被山贼抢了?”
“不一定。”云伊岭摇头,“我觉得这里面肯定有猫腻。山贼抢货确实会影响货源,但盐是朝廷管控的物资,价格不可能涨这么多。说不定是有些盐商趁机囤积居奇,故意抬高价格,想赚黑心钱。”
为了查明真相,云伊岭决定亲自去镇上的盐铺看看。她换上一身普通百姓的衣服,带着丫鬟小桃,来到了县城最大的盐铺——“昌盛盐铺”。
盐铺里冷冷清清,只有一个掌柜在柜台后算账。云伊岭走上前,装作要买盐的样子:“掌柜的,给我称一斤盐。”
掌柜抬头看了她一眼,慢悠悠地说:“盐啊,一百五十文一斤,不还价。”
“这么贵?”云伊岭故作惊讶,“去年不是才五十文吗?怎么涨这么多?”
掌柜叹了口气,却没说实话:“没办法啊,内地的盐运不过来,路上被山贼抢了好几回,我这也是没办法,总不能亏本卖吧?”
云伊岭心里冷笑,表面上却装作无奈的样子:“那好吧,给我称半斤。家里孩子等着用盐呢。”
掌柜称盐的时候,云伊岭注意到盐铺后院的门虚掩着,里面堆着不少盐袋,看起来货源很充足。她心里有了底,付了钱,带着盐就离开了。
回到军营后,云伊岭把自己的现告诉了骁途:“昌盛盐铺的后院堆了很多盐,根本不是货源不足,而是掌柜在囤积居奇,故意抬高价格。我怀疑,县城里其他的盐铺也跟他串通好了,一起抬价。”
骁途脸色一沉:“这些盐商真是胆大包天!竟敢在朝廷管控下私自抬价,不顾百姓死活!我这就派人去把他们抓起来,查抄他们的盐仓!”
“别着急。”云伊岭拉住他,“咱们没有证据,直接抓人,他们肯定会狡辩。而且要是把他们逼急了,他们说不定会把盐藏起来,到时候百姓更没盐吃。咱们得用更稳妥的办法。”
她思索片刻,有了主意:“咱们可以先派人去内地调查,看看是不是真的有盐运被抢,还是盐商故意编造理由。同时,咱们可以在军营附近设一个‘平价盐铺’,用咱们之前跟西域商队换来的盐,按去年的价格卖给百姓,先解燃眉之急。这样一来,那些盐商的高价盐就没人买了,他们自然会主动降价。”
骁途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咱们跟西域商队换了不少盐,本来是给士兵们用的,拿一部分出来卖给百姓,正好能解决问题。我这就安排人去办!”
第二天,军营附近就支起了一个简易的盐铺,门口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平价盐:五十文一斤,每人限购两斤”。消息一传开,百姓们都涌了过来,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真的是五十文一斤!跟去年一样!”一个老农买了盐,激动地举起盐袋,“夫人和将军真是为咱们百姓着想啊!”
百姓们一边买盐,一边骂那些黑心盐商。昌盛盐铺的掌柜听说后,赶紧派人去看,看到军营的盐铺前人头攒动,心里慌了——要是百姓都去买平价盐,他囤积的盐就卖不出去了。
没过几天,去内地调查的士兵也回来了,带来了消息:内地的盐运一切正常,根本没有被山贼抢劫的事,是县城里的几个盐商联合起来,买通了负责盐运的官员,故意减少运到县城的盐量,营造货源紧张的假象,趁机抬高价格。
有了证据,骁途立刻派人把县城里的几个盐商都叫到了军营。盐商们一开始还想狡辩,可当士兵们拿出调查证据,又提到军营的平价盐铺时,他们顿时慌了神,纷纷跪下求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将军饶命!夫人饶命!我们再也不敢了!我们马上把盐价降下来,把囤积的盐拿出来卖给百姓!”
云伊岭看着他们,语气严肃:“你们赚百姓的血汗钱,良心过得去吗?这次念在你们主动认错,就不追究你们的责任了。但你们必须把之前多收的盐钱退给百姓,以后盐价必须按照朝廷规定的价格出售,要是再敢抬价,绝不轻饶!”
盐商们连连点头,不敢有半句反驳。
几天后,县城里的盐价就恢复了正常,盐商们还在镇上设了退钱点,把多收的盐钱退给了百姓。百姓们都很高兴,纷纷称赞骁途和云伊岭为民做主。
有天,云伊岭去学堂,看到之前在军营门口哭的那个中年妇人,正带着孩子在学堂外的空地上种菜。妇人看到云伊岭,连忙上前道谢:“夫人,真是谢谢您!要是没有您的平价盐,我们家孩子还不知道要遭多少罪呢!我这特意种了些蔬菜,等成熟了,给您和将军送些过去。”
云伊岭笑着说:“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们能过上好日子,比什么都强。”
夜里,骁途和云伊岭坐在院子里乘凉。骁途看着天上的星星,感叹道:“还是你有办法,要是我直接抓人,说不定会闹出乱子。你这一招‘以静制动’,既解决了百姓的盐荒,又惩治了盐商,真是高明。”
云伊岭靠在他肩上,笑着说:“其实也没什么,只是站在百姓的角度想问题而已。咱们做这些事,不就是为了让百姓能安居乐业吗?只要百姓过得好,咱们的边境才能稳定。”
晚风轻轻吹过,带来了玉米的清香。云伊岭知道,解决盐价风波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问题等着他们去解决。但只要她和骁途同心协力,始终把百姓放在心里,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喜欢锦绣逆袭:从金牌保险顾问到将军请大家收藏:dududu锦绣逆袭:从金牌保险顾问到将军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