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瞟一眼自己师父刘利民,心说幸亏王凯和他不是一代人,否则,刘团,你危了。
张团长清一清嗓子:“今天本来是常规业务会,但第一项内容,我要表扬一个不常规的喜事儿。我们林雪梅,小林同志,刚考进来没几天,就要代表团里去参加电视比赛。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机遇呀!”
张团长高兴得直搓手,又把目光转向了唐文竹和柳如:“文竹,柳如,你们俩是咱们女歌手的台柱子,你们俩入团多久,才有机会出去参加比赛的?”
唐文竹回答:“我记得是一年。”又瞟一眼柳如。
柳如不情愿地接了话:“两年。”
她自己,至今还没有参加过电视比赛,以后只怕,机会也是不多了。收了个徒弟,也是指望不上。
张团长接着说:“也要对利民,提出隆重表扬!当时招考的时候,慧眼识珠,现在,指导有功。”
刘利民马上谦虚一句:“雪梅赶上了好的时代好的机遇,加上张团领导的好。”
表扬刘利民,无异于批评柳如,招考的时候有眼不识金镶玉。
柳如本来心情就欠佳,这下脸色更黑,偏偏还不能发作,因为张团长说的是事实,她无可推脱。
会场的氛围有点微妙,所有人的眼神都躲了柳如走。
只有唐文竹,拿眼睛直视了柳如,脸上带着笑。
在演员业务会上,被二十年的宿敌拿眼神这么奚落一下,柳如如同被剜了一刀。又拿手捂住了胸口,感到一阵绞痛。
张团长心情格外好,乐得合不拢嘴,脸上皱纹像核桃:“这是我们团第一次有演员参加电视比赛,全团支持,全团配合,全团为林雪梅同志当后盾,全团为林雪梅同志让路!”
郭可云,从坐在桌上就一直垂了头,没说话,从进门到现在,就听见林雪梅这,林雪梅那,现在团长居然说,全团都要为林雪梅让路,整的跟喊口号誓师似的,实在太扎心了。
各种刺耳刺心之下,郭可云只觉得浑身如同长了刺,眼神都没处放,四处乱飘之中,看到王凯面前放了一份报纸,上面的大黑标题触目惊心。
郭可云明知这个时候自己不该插嘴,可还是忍不住叫出了声:“这报纸上面写的是什么?是咱们团林雪梅同志的事?怎么回事?”
她刚进团,这一下插嘴非常不得体,全体参会人员都看向了她。她故作出一个天真的表情,拿手掩住了嘴,好像刚才无知无觉一样,对张团长道歉:“对不起,张团……”
林雪梅无心搭理郭可云这低劣伎俩,对这个事儿本身,打醒了精神。这是怎么回事?
脑子转着念头,昨天晚上刚进行的演出,今天居然登报了?……
脑子转了一道弯,大致就明白了,安下心来。
随即好好看了郭可云一眼,眼神带着尖针一样的笑意,等着一会儿看她怎么打脸。
郭可云也知道自己这波操作太明显,心虚躲开了林雪梅的视线。
张团长挥挥手:“小郭提出来的好。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二个会议议题。”
张团长接着拿起报纸:“今天的时报登了一篇文章,文化版的头版头条,写了咱们军区文工团林雪梅同志第一次登台,从唱法到着装,都引起争议,要是上了电视,会引起更大的争议。”
这波反调唱的突然,一下子引起了刘利民这当师父的不安,赶紧拿起那份报纸,快速浏览了一遍,皱了眉头“这全篇都是反对和怀疑的语气,难道,是那天晚上投反对票的人写的?”
一听有人写文章反对林雪梅,都登报了,本来已经蔫蔫的柳如,这下可来劲了心绞痛之中打了一个强心针:“是吗?我看看。”
从刘利民手里接过报纸,她也快速浏览完了一遍,带了个幸灾乐祸的笑意:“写文章的同志,代表群众的心声了。那天晚上,争议就很大。”
参会其他演员一听,也是一愣之后,心里发堵。
本来林雪梅这大好前途,眼瞅着一步就怎么突然冒出一篇报纸的反对的文章?真是节外生枝。
柳如一看大家的脸色,都对这事产生了疑虑,脸上露出自得之色:“张团长,您看,要不要重新考虑一下人选?”
对于柳如这种做派,大家都忍不住皱了眉头。虽然说这些年也领教了她这副嘴脸,可这吃相,也太难看了点。
又为林雪梅暗暗叹息一声,难道能因为这张报纸,丢了这个机会?忍不住瞟一眼林雪梅的表情,见她一脸的气定神闲,透着胸有成竹。年纪轻轻的,倒是让人看不透。
张团长被柳如点名逼着表态,沉吟一下没等答话,王凯先说了话:“柳老师,您说的不对。”
柳如冷了脸。
最近几天也真是流年不利,小辈们进团才没几天,一个两个的挑战她,不把她放在眼里了。
她一挑眉:“你说说?”
王凯面带微笑,侃侃而谈:“舆论这个战场,要想引起轰动,首先要有吸引眼球的劲爆点。平平无奇的夸奖,反而不如引发争议。你说东,他说西,最大程度的,能引起人的好奇心。”
刘利民脑子快,王凯一说,他就明白了,马上接了话:“小王说的对!看到这篇文章,本来不想看电视比赛的,是不是也忍不住,要去看看?”
平时刘利民自然是有拥趸的,哪能不及时跟上节奏?
七嘴八舌附和他:“对,都得看看,到底怎么回事?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张团长满脸带笑,听完大家的议论:“听完大家的发言,我赞成王凯的看法。就像我们说相声的,讲究三翻四抖,是不是差不多一个意思。”
大家一听,这事儿有定论了,不用再争了。
林雪梅和唐文竹,分别带着胜利的笑意,往柳如和郭可云师徒的脸上,看了一眼。
柳如和郭可云,又输了个彻底,根本就没敢再抬头。
散会之后,唐文竹走在前面,林雪梅跟王凯走在最后,一起出了文工团的大门口。
林雪梅悄悄问一句王凯:“报纸上的这篇文章,你写的?”
王凯脸上一个惊讶的微笑:“你怎么知道?”
关于林雪梅怎么知道的,她如果当真解释的话,需要说的话有点多。
策划和营销,她都干过。她也制造过媒体爆款话题,是个值高薪的本事。当时她跟艺人团队沟通的时候,强调一句话,黑红也是红,先红起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