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朱祁镇回大明 > 第97章 襄王回京(第2页)

第97章 襄王回京(第2页)

襄王年近四旬,下颌留着修剪整齐的短须,非但不显粗犷,反而增添了几分儒雅沉稳的气度。他眉眼间与朱祁镇确有几分相似,尤其是那挺直的鼻梁和略显薄削的嘴唇,但周景兰脑中猛地闪过太皇太后当日看到的那幅画像上的襄王,是没有胡须的!

若去掉这满脸虬髯,再年轻二十岁……她心中猛地一跳,不敢再深想下去。

襄王关切地问起:“皇上,听闻母后临终前曾思念臣等,不知母后凤体一向尚算康健,何以骤然崩逝?”

坐在皇帝下的孙太后,闻言神色没有丝毫变化,依旧端庄得体,只是眼中适时地流露出哀戚。

她轻轻用帕子拭了拭并无可泪水的眼角,动作优雅无比。周景兰冷眼旁观,心中暗凛:

这女人的心机和定力,当真深不可测。

朱祁镇叹了口气,依照早已准备好的说辞回道:

“五皇叔有所不知,皇祖母年前便已染恙,一直时好时坏。那日或许是心中挂念皇叔们,情绪激动,引动沉疴,病情骤然加重,御医们也……回天乏术。”

他语气沉重,带着晚辈的真切悲伤。

就在这时,襄王左手执起酒杯,向皇帝和孙太后示意后,亦是左手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动作流畅自然,带着一种不经意的习惯。

而几乎同时,她看到御座上的朱祁镇,也下意识地用左手调整了一下面前的金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虽然他只是偶尔,不如襄王那般明显,但这细微的相似之处,像一道微光,骤然刺入她心中那片关于皇帝身世的疑云之中。她不动声色地垂下眼睑,将这份洞察紧紧掩藏,唯有袖中微微蜷紧的手指,泄露了她内心的波澜。

襄王沉吟片刻,目光扫过席间,似乎想起了什么,又问道:“皇上,今日怎未见到胡仙师?她昔日仁厚,母后在时亦常伴左右。”

朱祁镇神色微顿,随即自然地接口道:“哦,胡仙师是自请去天寿山,为皇祖母守陵尽孝了。朕感其诚心,便准了。”

“自请守陵?”襄王眉头几不可见地蹙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疑虑。

胡善祥虽被废,但毕竟是宣德帝原后,自愿去守陵未免有些突兀。

他正要再言,孙太后却已温声接过话头,语气带着感慨:

“是啊,胡妹妹与母后情深,母后骤然离去,她悲痛难抑,执意要去陵前相伴,以全孝心。这份心意,实在令人动容。”

她三言两语,便将此事定性为胡善祥的主动尽孝,堵住了襄王可能的追问,神色自然得仿佛事实本就如此。

孙太后成功地将话题引开,目光转向另一侧,脸上带着无可挑剔的、属于太后和嫂嫂的雍容笑容:“襄王兄,你看,钰儿也长大了。”

她笑着对朱祁钰招手,“钰儿,还不过来见过五皇叔。”

朱祁钰依言起身,恭敬地向襄王行礼。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寡言的吴太妃,忽然轻声开口,语气带着哀婉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引导:

“母后去得实在太急了些……前一日还精神尚可,拉着我们说了好些话,谁知当夜就……”

襄王眉头微蹙,似乎还想再问什么。

孙太后却不容他开口,立刻打断,脸上带着雍容笑容,将话题再次引回到朱祁钰身上:

“今年多事之秋,宫里确实需要喜事冲冲了。祁钰啊,明年过了丧期,你的婚礼也要正式操办了。”

这时一个轻柔却清晰的声音突兀地响起,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

“回太后娘娘,”只见坐在朱祁钰下的杭泰玲突然起身,恭谨地福了一礼,脸上带着羞怯与勇敢:

“婢妾……婢妾确实有一桩喜事,本想待月份再稳些禀报,今日恰逢其会……婢妾已有了两个月身孕。”

喜欢嫁朱祁镇,我掀翻大明后宫请大家收藏:dududu嫁朱祁镇,我掀翻大明后宫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