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盆烧得暖融融的,却驱不散周景兰眉宇间的凝重。
她听着唐云燕打探来的消息:“景兰,听说过两日,万岁爷要陪着几位皇叔去天寿山谒陵。”
周景兰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茶杯沿口划着圈,眼神闪烁不定。
“谒陵……胡仙师和许江姑姑就在献陵……”
她喃喃自语,一个念头疯狂地滋生:“这是一个机会……或许可以……”
“景兰!”唐云燕吓了一跳,连忙抓住她的手臂,压低声音:
“你疯了?那太危险了!且不说我们怎么把消息递过去,就算递到了,胡仙师她们如何能接近襄王?一旦被现,就是灭顶之灾!”
周景兰反手握住唐云燕的手,她的手心有些冰凉,眼神却异常明亮:
“我知道危险。所以,我们不能自己动手。”
她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云燕,你说如今这宫里,谁最想出来?谁最不甘寂寞?”
唐云燕愣了一下,随即恍然:“你是说……永宁宫那位?”
周景兰松开手,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枯寂的枝桠:
“不错。高善清被禁足,如同困兽。她那样的人,绝不会坐以待毙。她需要机会,需要靠山……如果我们让她觉得,襄王殿下,是一位奇货可居的靠山呢?”
“这……怎么做?”
周景兰转过身,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
“不需要我们做太多。只需要让她得知,襄王殿下当年与当今万岁爷叔侄情深,对侄子极为疼爱赏识。如今远道回京,高美人作为妃嫔,略表心意,也是人之常情……至于这心意送出去,会引什么,那就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了。”
计划,在暗处悄然执行。
被禁足的高善清,果然如同周景兰所料,如同久旱逢甘霖。
她通过花了钱买通了内监,得知襄王素来疼爱侄子皇帝,便自以为抓住了救命稻草,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她心中成型——讨好这位权势煊赫的皇叔!
不日,天寿山谒陵仪式庄严肃穆。朱祁镇率领众藩王,在巍峨的陵寝前叩拜。香烟缭绕,气氛凝重。
仪式结束后,众人暂歇于陵园旁的殿宇。
这时,一个内监捧着一个小巧的锦盒,趋步上前禀报:
“万岁爷,襄王殿下,这是……这是永宁宫高美人命人送来,说是襄王殿下远道而来,一点……一点心意。”
那内监声音有些虚,头垂得极低。
朱祁镇眉头一皱,脸上闪过一丝不悦。高氏被禁足还敢往外递东西?还是给襄王?
襄王倒是有些意外,随即温和地笑了笑:“哦?高美人?倒是有心。”
他并未多想,只当是寻常妃嫔的讨好之举。
朱祁镇不好当着众皇叔的面作,便淡淡道:“既然是高美人的心意,皇叔便收下吧。”
襄王含笑接过,随手当众打开了锦盒。周围几位亲王的目光也好奇地投了过来。
盒内并非金银珠宝,而是一个制作精巧、巴掌大小的襄阳渔鼓。
这渔鼓以湘妃竹为筒,蒙着上好的蟒皮,鼓身还雕刻着精致的云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