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茭白的同时调配酱汁,放蚝汁丶麻油丶葱花和小米椒,等到茭白蒸熟後把酱汁浇在上面,这道蒸茭白就做好了。
蒸好的茭白色泽白嫩,清脆爽口,隐隐泛着甜味,搭配着浓墨重彩的酱汁,吃起来最是合适。
这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她做饭生涯里,做法最简单的几道菜了。然而简单的做法,带来的却是最极致的享受,孙悟空接过装得满满当当的紫金钵盂,欣然自喜道:“甚好,甚好!师父一定喜欢!”
又看向红玉,“这位施主姑娘,真是太感谢你了。”
红玉微笑道:“无妨,圣僧不必客气。”
这人前世也算是她的半个敌人,这一世却能毫无忌惮地接过她做的饭菜……只能说是,世事难料啊。
看着孙悟空的背影渐渐远去,红玉心中忽然升起一个念头,觉得恐怕还会再和这位齐天大圣有所交集。
她慢悠悠地吃起早饭,又剥了几颗吊干杏吃。据柳婆婆说,这吊干杏是响水乡当地特産,颜色微黄淡绿,个头小小的,味道却很好,杏子香格外浓,把核砸开还能剥出里面的杏仁吃。
杏子这东西不能多吃,吃多了对胃不好,红玉一口气吃了四五个之後便停下了。果然如柳婆婆所说,这吊干杏味道香浓,居然不输她在摩云洞种下的杏子,除了个头小点以外,简直没有缺点。
又把核里面甜嫩的杏仁敲开吃了,她拍了拍手,决定去街上转悠转悠。
柳婆婆这几日打算让小宝锻炼一番,便给红玉放了几天假,没有让她跟摊。她乐得清闲,一个人在街上乱逛,远远瞥见糖水小铺生意兴隆,这才放下心来,转向另一条长街。
这条街名叫华胜大街,比起柳婆婆所在的常德大街,萧条了简直不止一星半点。
然而红玉就是找清净来的,这条街对她来说,人少得正正刚好。
看见有人卖莲藕,买了;看见有人卖糖桂花酱,买了;走着走着,忽然看见有人在卖粽子叶——原来快到端午了。
红玉停住脚步。
妖界之中没有端午节这个节日,是以,她上次过端午吃粽子,还是在学校的时候。时隔经年,她都快忘记粽子是什麽味道的了。
买下一叠粽子叶,红玉和卖粽子叶的大娘攀谈起来:“大娘,您端午都吃什麽馅儿的粽子啊?”
那大娘答道:“还能是什麽馅儿?糯米馅儿啊!”
红玉眨了眨眼:“……就只放糯米吗?”
大娘也眨了眨眼:“……不然还放啥?”
红玉明白了。敢情也只是响水乡的习俗之一——吃粽子只放糯米,除此之外,什麽红枣豆沙枣泥,什麽咸蛋黄鲜猪肉,压根不放!
她提着一兜买来的糯米红枣回了家,心道:“就让你们尝尝最正宗的粽子!”
粽子的口味无非有两种:甜口和咸口。她不晓得响水乡居民的口味如何,便决定雨露均沾,两种口味各做一些。
先做咸口的。把糯米淘净,加点酱油入味。接着便用糖丶五香粉丶淀粉腌渍五花肉和蘑菇,再把咸鸭蛋的蛋黄和蛋清分离,取出蛋黄。
准备两片粽子叶,一长一短,短的在上,长的在下。两个角向内对折,形成一个倒置的圆锥形,按照少量糯米丶五花肉和蘑菇丶咸鸭蛋黄的顺序一层一层码放,直至装满整个圆锥,最後在顶层附上一层糯米,用勺子压实。压住粽叶两边,沿着折角盖住糯米,绑上粽麻,粽子就扎好了。
甜口粽子做法和咸口的一样,只不过把五花肉和蘑菇丶咸鸭蛋黄等馅料换成了红枣豆沙之类的甜点,其馀做法均是相同。
接下来便要下锅开煮。锅里加冷水漫过粽子,大火烧开,改用小火慢慢焖煮一个时辰左右,粽子就煮好了。煮好足够数量的粽子,一部分拿来卖,一部分留着给自己吃,
稍微放凉之後,红玉忍不住先吃了个咸蛋黄肉粽。
咸蛋黄肉粽软糯鲜香,咸而不腻,馅料放得丰富,有肉的嚼头,有咸蛋黄沙沙的口感,有糯米的糯香,还有相当入味的卤汁。相比甜味粽子口感更加丰富,咸蛋黄与五花肉的完美结合,充分体现出粽子的别样风味。
红玉意犹未尽地吃了两个,饱了——她做出来的粽子分量十足,两个就能管饱,尽管很想再尝尝那甜豆沙馅粽子的味道,却实在是心有馀而力不足。
吃过之後,便拿了几个粽子送到隔壁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