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势汹汹
入夜,童舒岚的咳嗽明显了些。
秋冬季节易上火,她吃辣虽然发了点寒气,但她被刺激得加重了咳嗽,幸好身体底子不错,她喝下一口黏腻的止咳糖浆,一边滚动鼠标,点下保存。
边咳嗽,她一边欣赏着自己的“杰作”。
“挺不错呀!”她踌躇满志,灌下几口温水,消解喉咙的不适。
出租屋的电视一打开就有时代的印记,中间直插着一条分割线,她转头过去,洋芋四个小脚站直,这时正张大了嘴打了个哈欠,猫嘴里露出“凶狠”的獠牙。
“都六点半了,洋芋你可真行,睡四个小时。”
童舒岚对着她那白花花的胖猫咪扑过去,抓着他的小爪子笑道:“小丑喵喵…”
老旧的电视机也终于传来声音,默认的本地电视台正在播放本地新闻,女主播的声音是司空见惯的严肃:“市内感染病例新增347例,其中…”
“又来啊…”
童舒岚一顿,有些焦虑,洋芋挣脱童舒岚的怀抱,还显得一派天真。
童舒岚没理洋芋的动作,她仔细听,较昨天新增了一百多例。这速度太快了,暗示着社会上还会有更多没发现的阳性。
又是一次看不到头的反复,还没接到通知,童舒岚就提前感到一阵疲倦和内耗。
半小时後,清嘉园宣布紧急闭园,公衆号的消息发的飞快,田青青在小群里吐槽:“我的命好苦,昨天熬夜剪视频,今天还没睡四小时,被叫起来做公衆号…天理难容啊!”
“这次进展太快了,像年初那次…”
没人有心情接话,年初那次封城半个月…是个人都不想经历一次那样的生活。
电话响起,办公室主任打来的,那头男声飘来:“小童,好点没?”
简单寒暄了两三句,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童舒岚该死的莫名其妙的直觉上来,认命地问:“是不是要发通知了?”
“准备收东西吧,明天开始估计不能回了…疾控消息,本区都70多了。”
几年前,这些话听起来肯定是天书,现在已经是各地通行的暗语。
“知道了,我明天早点到,我要先去整理仓库吗?”
“老代已经去收拾了,你明天正常到就行,东西带好,时间估计不短。”
童舒岚谢了同事的体贴和主任的提醒,挂了电话,盯着剩下的卤肉发呆。
琢磨了一会儿,还是提前给大家通气。
“我已经在收拾东西了,刚通知我,要不许回家了。”
“卧槽…刚才我看出去,那边会议室还开着灯,估计就在商量这个。”
“这逼疫情什麽时候滚啊…说不得,刚才蒲英涛也通知我,明天我俩就去卫健委拉第一批调来的物资,区里这帮人这次倒是动作快。”
“也该他们快点,不然又当二传手不得累死我们。”
七嘴八舌的,一个个的都开始暴躁起来,暴躁里,似乎安排已经逐渐到位。
童舒岚放下手机,开始清理自己的东西。
晚上八九点,主任在工作群发出通知:“请所有干部职工明天带齐衣物,自明天到岗後开始24小时在镇,等待本轮疫情结束後通知方可离开本镇。”
这次清嘉园开园本就是顶着各方压力,这下什麽名头和收益都还没见到,又要转移工作重心了。
怎麽说呢,总有种费力不讨好的感觉…童舒岚的内耗在这件事上反复。
收拾好了自己的东西,又给自己的猫——洋芋弟弟,装好了一个月的猫粮丶猫砂,连冬天的窝都包好,第二天要一起带去宿舍。
想了想,还是不够,再多带了一袋。
“乖洋芋,幸好我们还能相依为命…不然怎麽办啊。”
一人一猫,她惆怅的语气荡满这小小的的客厅
童舒岚在家庭群发了消息,提醒家里人多买些蔬果肉蛋,减少出门。她的家人们在群里叽叽喳喳的,和工作群的沉默形成了鲜明对比。
普罗大衆担忧生活,基层干部忙于落实政策。新时代下,这也算是干群关系一个小小的体现了。
她的行李准备好,这租住的房子都好像空了一些,童舒岚在客厅走走停停,稍加思索,又给妈妈周蓉打去电话。那边的声音有些焦急,忙问道:“怎麽了?童童。”
童舒岚拿着充电线,倒不在意,只是提醒:“妈妈,我明天就要在单位不回来了,你们在家里要多备点菜,不要出门。”
“我知道的,你那边情况怎麽样了,买得了菜吗?怎麽都不准回家了啊?”
“没事,现在我们那里还是安全的,只是预防,现在城区新增多,主要是怕後面住城区里的同事被隔离,镇上那边没工作人员了。”
童舒岚离家不远不近,但有些时候总是鞭长莫及,她又提醒道:“妈妈,外婆要住院就赶紧去,後面想出去容易走流程耽误时间。”
周容也担心这个,早和社区物业沟通了,此时心已经放回肚皮里,声音也不再焦灼,道:“我们先报告情况了,现在不敢去,去了只怕是出不来了。”
童舒岚转念一想也对,形势发展一天一个样子,只希望这一波能赶紧消停。
“也是,备点常用药,估计快递又停了,外婆那个药还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