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又绿江南花常好,月长明。……
她走後,《南乔》再没重啓过。
偌大一个摊子,架势铺得浩浩汤汤,最终将将收回成本。纵使口碑质量再好,也难说是个成功的项目。
沈妍从书柜上抽出这本书,翻开扉页,黑白插画是一个少女的剪影。
再往後翻,自己当年拿铅笔勾勾画画的痕迹还很清晰。乔宛星的每句台词几乎都被她掰开了揉碎了体悟,鲜少被漏掉的一句反而扎眼。
那是乔宛星重遇年少恋人时说的:“一切都回不去了。我们也只能往前走。”
她就这样眨着清醒冷静的眼睛,和曾经海誓山盟的男人道别,语气中尽是云淡风轻的决绝。
袁柯维敲敲门进来,看她抱着本书失神,问这是什麽。沈妍说这是个故事,怕他理解吃力,特意用英文讲给他听。
没想到袁柯维听後兴致缺缺,沈妍问这故事不好吗,他挠了挠头,如实承认。
“也不是不好,只是觉得……不够美。”
沈妍睁大了眼,思索了几秒,大概理解了袁柯维的意思。
他痴迷的中式美学,可以是大开大合的漠北长河落日,也可以是清秀婉约的小桥流水人家,总之须得一眼能瞧出是东方的,一眼就能让人惊呼美的。
而倘若将一幅白雪腊梅呈在他眼前,他大约只会感叹画工栩栩如生,并不会像国人那般条件反射似的想到傲骨凌霜。
藏在留白处的东西,袁柯维看不懂,或许也没什麽兴趣。
沈妍觉得有些遗憾。
呆在虞市几日的功夫,沈妍瞧出袁柯维明显腻了。
符合他审美的景点,她已经带他转了一遭。馀下的时间她用来陪外公外婆,但苦了袁柯维和她一起闷在屋里,不能继续他对“美”的追寻。
于是他逮着一日,千方百计地劝她跟自己去趟平江。
“就上次给我票的朋友,说最近正跟这一片文艺圈聊合作。他们今晚在平江有个聚会,我之前就和他提过你,他说愿意帮忙介绍人呢。”
沈妍听着有些心动。她这趟回来,本就是想给自己手头准备攒的新项目找找门路,如今现成的人脉圈子摆在面前,机不可失。
她知道袁柯维一直想去平江见识江南园林,便故意唉声叹气逗他,“非得今晚呀,本来还想吃外公做的花雕蟹。”
袁柯维听出她有松口的意思,神采奕奕地咧嘴笑起来,拿新学的词儿哄着她:“那今天去平江,饕餮盛宴我都请你吃。”
那天并不顺利。
先是车次晚点,到平江後又被堵在路上,等磨磨蹭蹭赶到时,袁柯维那朋友却说酒局结束得早,有些人已经散了,但还有几位去茶馆醒酒叙话,不介意的话可以过来聊一聊。
沈妍心一横,决定还是过去一趟。
其实她也清楚,酒後闲聊未必能决定下什麽,但只要露个脸,留几个联系方式,日後总还算有个由头来找。
茶馆坐落在临江的古街,一楼揽客,二楼听戏,三楼是静室。袁柯维陪她到茶馆楼下,试探问要不要陪她一同上去。
沈妍望了眼古街辉煌招摇的夜景。
春水幽静,有低垂的姣花映水,而两侧却灯火通明游人若织,美人旗袍翩翩跹跹地随风而起,恍若踏入某个不禁夜的盛世王朝。
她猜到袁柯维一定更想在外面闲逛,于是善解人意地摇了摇头。
沈妍穿的鞋带了点跟,踩在木阶梯上哒哒轻响,她提裙踮脚,经过二楼时,听见抱着琵琶的评弹女声唱腔缱绻地唱:“但愿花常好,但愿月长明。”
花好月圆,恰好应了她进门时看见的景。
这是《白蛇传·赏中秋》的词。
唱的是秋,外面却是烟花三月的江南,可醉眼去瞧,任凭哪里都是酥心的景。
三楼几间静室都是虚掩着门。沈妍往尽头那间走,差几步的距离,忽而被人一把揽住腰肢,像被栓上蹦极时的安全绳一般,整个人不由分说被拽进了隔壁的房间。
门被砰地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