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知秋。”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後传来。她转身,看见时越站在不远处,呼出的白气在他唇边消散。他身穿黑色的羽绒服,里面是深灰色卫衣。
“你也刚到吗?”顾知秋看到他,声音里透着难以察觉的欢快。
时越点点头,目光落在她的行李箱上:“需要帮忙吗?”
“不用不用,这箱子很轻的。”顾知秋连忙摇头。报到处的学长学姐们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大家都顺利领到了证件和宿舍钥匙,顾知秋发现大家的临时宿舍都挨得很近。
开营仪式在大礼堂举行,暖气开得足。主持人是一位大四的学长,幽默风趣,迅速点燃了沉静的冬日气氛。破冰环节中,江一鸣因为模仿了几个老师的语气而成为全场焦点,逗得大家捧腹。
“那是你们学校的吧?”一个温润的女声在顾知秋耳边响起。她转头看见一位身穿米白色高领毛衣的女生,笑起来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
“你是。。。周冉?”顾知秋猜测道。
“你认识我?”周冉惊讶地睁大眼睛,随即笑了,“对了,通知上有组员的名字,所以你是顾知秋吧?”
她还没来得及回应,这是时越恰好走了过来。林冉的目光立刻转向他,眼中的笑意更加明亮真切。
“时越!没想到我们分在一组,真是太巧了!省赛之後就没见过面了。”她打招呼的方式自然又热情。
时越礼貌地点点头,语气平淡却温和:“好久不见。”
接下来的小组会议中,周冉总是有意无意地找时越讨论问题。两人配合默契,时越虽然话不多,但对她的专业提问都给予了详细解答。
顾知秋也看到了周冉看时越的眼神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她心里却泛起一丝说不清的酸涩。
开营第二天的上午是“【学科组内合作训练赛】。活动以破冰+集体头脑风暴展开,各小组围坐在一间多媒体教室里。
顾知秋的小组很快围绕一个逻辑推理题展开讨论。周冉很快展现出她的才华——思路清晰丶表达流畅又极具亲和力。
“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先列出所有可能的排列组合?时越,你觉得这个方向怎麽样?”周冉再次征询他的意见。
顾知秋安静地听着,时越依旧寡言,却很认真地在纸上写出思路。周冉偶尔低头凑近他,两人偶尔在同一本草稿纸上书演算,笔尖几乎相触。
她注意到林修远冷冷扫了一眼,没有说话。他拿起一张草稿纸独自演算,动作飞快,仿佛要用数据证明自己的存在。
顾知秋也默默专注在自己的纸上,没多说话。但很快,周冉和另一名男生意见相左,在一个问题上有了争执,场面一度有些尴尬。就在此时,顾知秋清了清嗓子:“其实……我刚才想到了一种类似于折中方式。”
衆人看向她。
她简明扼要地说完自己的逻辑,并在草稿纸上画了一个小模型。
时越最先点头:“这个很清晰。”
周冉也附和:“比我说的更简洁。”
小组气氛缓和下来。林修远第一次擡头,看了她一眼,目光中似乎多了几分复杂。
午饭时,沈蔚然端着餐盘默默坐到顾知秋对面。
“你们组周冉和时越很熟?”沈蔚然状似无意地突然开口。
顾知秋一愣,“好像是一起参加过竞赛吧。”
沈蔚然只是“哦”了一声,两人陷入了沉默。一顿饭下来,气氛有些微妙。
—
挑战赛的前一晚,顾知秋在宿舍里辗转难眠。她轻手轻脚走到天台,冬夜凌冽的风透过窗户吹来,脑子瞬间清醒了不少。远处的教学楼还亮着几盏灯,像黑夜中的灯塔。
手机突然震动,是时越发来的:【你是不是也在天台?】
顾知秋的心跳漏了一拍,她没回复,推门走入阳台处。只见时越依靠着栏杆,呼出的气息在冷空气中凝成雾。月光丶灯光撒落在他身上,勾勒出安静的轮廓。
“你也睡不着?”顾知秋走到他身边,轻声问。
时越点点头。
“你肯定会表现的很好的。”顾知秋的声音满是笃定,“会实现一切你想要的目标。”
两人沉默地并肩而立,顾知秋想到高一时和他彼此不多言,却总能默契地交换笔记本丶约自习时间。
“我妈总说我倔,说我做事不懂变通。”时越忽然开口,语气里带了点儿自嘲,“但我觉得,如果不是靠一点‘倔’,我可能早就垮了吧。”
“你不是不知变通。”顾知秋很诚恳地说,“你只是目标明确。”
他看着她,又沉默地望着远处教学楼灯光,感觉心底某个长久黑暗的角落仿佛被慢慢点亮了。
夜风吹乱了顾知秋的发丝,一缕头发调皮地划过脸颊。时越突然伸手,轻轻将那缕头发别到她耳後。他的指尖擦过她的耳廓,激起一阵细微的颤栗。
“抱歉。”时越立刻收回手,难得有这麽局促的时刻:“看到你头发被吹乱了,下意识就……”
“没关系。”顾知秋轻声回,耳廓仿佛还残留着他指尖的温度。
又一阵寒风吹过,时越脱下围巾递给她。顾知秋犹豫片刻还是接了过来围上,柔软的织物还带着温热的体温和淡淡的香气,整个人仿佛也跟着慢慢升温。
他们共同看向远方,这一刻谁也没再说话。如同之前的很多次一样,他们之间的沉默并不会觉得尴尬,像是无需多言的默契,也是种无声地互相鼓励。
顾知秋此刻突然明白,为什麽和时越在一起时总觉得安心,可能是因为他们本质上都是同类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坚持着丶前行着。
在她看来,无论自己的竞赛结果如何,这段并肩而行的过程,已经是足够珍贵的礼物。
-----------------------
作者有话说:继续卑微球球收藏和营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