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再是为了缓解焦虑才这么做,而是为了提醒自己,曾经他也测算过真正的轨道。
闭上眼,记忆重新浮现。
十年前,在西北戈壁的指挥大厅里,他负责最后阶段的数据复核。
那天凌晨三点,他在一组遥测信号中现异常波动,坚持要求暂停射流程。
团队争论了两个小时,最终决定排查。
结果现燃料阀存在微小泄漏,若强行点火,极可能引二级动机提前熄火。
任务推迟了三天。
他被批评“反应过度”,但总工程师私下拍了拍他肩膀说:
“你救了整支队伍。”
那是他最后一次听到这样的评价。
睁开眼,城市在眼前铺展开。
高楼、车流、烟囱、工地塔吊……这不是星空,但每一处都在按照某种规则运转。
官场也好,资本也罢,本质上都是系统。
只要掌握足够信息,就能预判走向,甚至干预结果。
他低声说:“我不是为了当清官回来的。”
声音被风吹散了。
但他清楚记得,第一次在会议室看见王文革举刀的样子;
记得蔡成功跪在地上求政府救厂时额头磕出血痕;
记得陈岩石拄着拐杖站在火光里的背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人不是剧情节点,他们是活生生被碾过去的普通人。
而他,刚好站在这条轨道的交汇点上。
下午两点十七分,他回到办公室。
桌上堆着几份待签的审批单,其中一份来自国土局,涉及城南地块开。
丁义珍分管的领域。
他拿起笔,在意见栏写下“需补充环评资料及居民安置方案”,然后签了名字。
字迹平稳,没有犹豫。
秘书敲门进来送茶,他抬头问:
“昨天有没有人来查过我的行程记录?”
“季检察长那边派了个干事,说是例行档案检查,看了借阅登记簿就走了。”
秘书答,“我没让他们进您办公室。”
“嗯。”他点点头,
“以后所有进出我这里的人都要登记姓名和事由,包括内部人员。”
秘书应了一声退出去。门关上前,他又补了一句:
“还有,帮我联系财政局李科长,就说上次提的那个专项资金审计问题,我想再核对几项数据。”
等屋里安静下来,他打开抽屉,把两张纸并排摊开。
一张是从家里带出来的残页,上面写着“赵瑞龙的资金链会在三天内断裂”;
另一张是他刚刚整理的资金流向图,标红了三个关键节点。
两者时间线几乎完全吻合。
他盯着那几处重叠的标记,忽然意识到一件事:
穿书带来的不只是预知,更是一种责任。
因为他知道结局,所以必须阻止它生。
窗外阳光斜照进来,落在他的镜片上一闪。他抬手扶了扶眼镜,目光落在桌角的望远镜模型上。
底座螺丝已经重新拧紧,u盘藏得更深了。
还有不到三个小时下班。
这场战役,才刚刚进入轨道。
喜欢我,孙连城,搅动汉东风云!请大家收藏:dududu我,孙连城,搅动汉东风云!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