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春
建昭十二年春,京城二月的天气还没有温暖的迹象,昨日的一场雨又增添了几丝寒气。
卫康强撑起身体坐在床上,接过小厮一早从府外书局给他买来的新出的书作,他现今无处可去,只每月盼望着这些书来打发时间。
“大少爷,刚才我在府门口看见一个姑娘,说是来咱们府上寻亲的。”
“寻亲?”卫康有些疑惑,擡头盯着面前的小厮卫田。
卫田咧了咧嘴,才道:“说是来找您成亲的。”
“那姑娘说,她叫喜春。”
卫康面上一怔,他本打算过几天就指派人去富平县作废了这桩亲事,没想到这姑娘竟然寻到了京城。
望了眼窗外阴沉的天色,卫康嘱咐道:“快请她进府。再过去满馨院和太太说一声此事,让太太好好招待她。”
喜春蹲在卫府大门侧面的墙根底下,一双明亮干净的眼睛不时张望着卫府朱红色的大门。她昨日中午到了京城,一路打听京城里做官的卫姓人家,只打听到住在水磨街这里有一家。在路上买了两个烧饼就直奔水磨街来,期盼着能早一点见到卫康。结果卫府门口的家丁看到她身上脏兮兮的棉袄和十多日没有打理过的脸面愣生生不让她靠近,她来不及说句话就被人当做乞丐,家丁用木棍作势要往她身上招呼。
“要饭的滚远点。”
喜春没有见过这阵仗,害怕极了。她只敢小声辩解自己不是讨饭的,被家丁恶狠狠的眼光一瞪,忙不叠跑到墙根底下缩着。爷爷说卫家人是好人,她不知道这话对不对。
天色忽变,刚冒出头的太阳又被阴云盖住,阴恻恻的,看样子又要下雨。
喜春裹紧身上的棉袄,尽管她把所有的衣服都穿上身,还是抵挡不住无处不在的寒意,她不知道这里的冬天这麽冷,冷得她骨头发颤。
听到卫康吩咐,卫田去通知完夫人後就紧着来门口这里找喜春。
“你是说卫康哥哥知道我来了,让你来接我?”喜春还不大相信自己的耳朵。
看到喜春脏污面皮上的明亮眼睛希冀地盯着自己,卫田亲和地笑道:“是呢,大少爷听我说了此事,立马差遣我来请姑娘了,这外头天寒地冻的,姑娘赶紧随我进屋子里头暖和暖和。”
喜春闻言站起身子,蹲得太久腿脚发麻,眼看着就要摔倒,幸好卫田眼快手快地伸手扶住她。
“多谢,多谢。”喜春扬起笑脸,露出一口齐整的白牙。
随着卫田从东角门进入卫府,过了甬路进了垂花门,一直穿过游廊又过了一个花厅,才到了卫夫人张云瑶的满馨院。喜春见过宽阔的天地倒还从来没见过这麽宽阔的院子。从前爷爷说有人住在有他们家几十个几百个大小的院子里,她从来不信,以为都是爷爷唬她玩儿,人再高再大也睡一张床就够了,哪里用得上那麽大的地方。没想到今日开了眼界,爷爷其实没有骗她。
喜春被丫鬟领到偏厅的暖炕上坐下,她看了暖炕上精美的绣垫,又低头看自己的衣裳,摇摇头在暖炕下首的一张六足圆凳上坐住。丫鬟又给送上茶点,喜春立马起身想要接过,丫鬟微笑着把茶碗递到她的手上。喜春喝了一口茶,香得很,她顾不得烫嘴就三两下喝完一盏。她实在渴得很,昨天买完两个烧饼後身上就没有一分钱,在路边街巷的人家讨了一碗水後就再没喝过一口水。
丫鬟看她喝得急,掩着嘴笑,又给她添了第二杯茶。
喜春喝第二杯茶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双手也脏污污的,像是刚从泥地里打滚出来。她一下子害臊起来,忙把茶碗放到一旁的方桌上,随手把自己的手缩回了袖子里头。
张云瑶迟迟不来,喜春无聊偏头看起屋里的陈设,全是她没有见过的式样,华美异常。在碳火味闻到丝丝花香,循味望去才发现屋脚的花盆里是开得正艳的海棠。
听到一阵脚步声,喜春的双眼从红艳的海棠花上移开,扭过头去看声音的来源,见到是一个丫鬟一个嬷嬷随着一名妇人前来。
喜春连忙起身,脸上露出笑容。
张云瑶看到喜春的刹那微微蹙起眉头,喜春被张云瑶衣裳上的玉兰连枝纹吸引,倒没注意到她的神情。
张云瑶提了裙角在暖炕上坐下,看见喜春还傻愣愣看着她的衣裳,嘴唇紧抿,片刻後又扬起一抹微笑。
“姑娘快坐下吧,我方才听了卫田说了你的事,你说你是当年老爷和康儿在富平县定亲的姑娘,不知道可有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