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三还认识外县做生意的?”沈知意惊讶道。
村长随之看向郑三那边,满脸奇怪。
“是黄花她舅,在隔壁县开了个铺子……”郑三小心翼翼道。
“可以啊,只要他能达到我说的要求,也是这个批发价格。”沈知意认真道,“不过现在咱们原本五十六文的辣椒只剩一百斤了,如果县里许大哥要的话,三哥你那边就得等下一茬辣椒收成。”
“欸,这个我知道,我到时会和他说清楚的。”郑三喜笑颜开道。
“爹,要敲了吗?”李石头拿着铜锣,问道。
“敲,让每家的家主来祠堂,别像上次那样全来,都得挤不下了!”李村长提醒道。
“好咧!”李石头应道,边跑边敲锣,“各家家主来祠堂开会咯!”
趁着天色未暗,沈知意他们抓紧时间去祠堂,随着走动间,时不时有人加入,直到祠堂前,回看身後已是人群。
“听到石头敲锣,就知道是好事咧!”
“恨不得天天都听到啊!”
“肯定是辣椒的事!”
零零散散的话音里将事情猜了大概,村长向沈知意点头,示意人都到齐了,她出声道:“今日正式和聚福酒楼结束了供货契书。”
还以为这话一出,在场的人会迫不及待地吵开,结果都安静无比。
这份信任是如此的珍贵。
“得到酒楼二十两赔银,虽然没了酒楼,但还有其他市场等着去开拓,同时最低价位的辣椒会调价……”沈知意娓娓道来,把事情都说完。
耳边听到的都是关切之语,又有郑三在旁边说书式的补充其中“惊险”,听得所有人一愣一愣。
沈知意都不禁在心里问自己,真的这麽难吗?
可再将每一步倒退回去,有一半都是依赖于那位钱公子的出现,也就是在这背後的葛二麻子推动。
不得不说,有时候运气也是实力的组成部分。
第二天天光才露,白菜叶上的晨珠还未散去,明明到了平时该出门的时间,却亮得更慢了。
沈知意不禁感叹着这天气,院门就被敲响,她朝外喊道:“来咧。”
一拉开院门,沈知意见到郑三搓着手等候,笑道:“辛苦三哥了。”
“不辛苦!不辛苦!跟着妹子出门,得劲儿!”郑三高兴地说道。
沈知意还记得昨天郑三被团团围住的场景,大概是以此找到了谈资和自信,今天变得格外积极。
昨晚尝了腌好的辣椒,不得不说这腌坛的手艺一绝,一定要把它记下来,免得以後会失传!
偏偏都说这是寻常手艺,实在让沈知意想不通。
郑三一个人将腌坛抱进车厢,乐呵呵道:“东西都带齐了吧?那我们走咯?”
“咱们快去快回吧。”沈知意应道。
阴冷的天气让所有人走路匆匆,县城里的铺面生意都不太好,连常有人逛的粮铺都没人。
沈知意和郑三到面馆的时候,里面有个白胡子老人坐在那,两方视线一对上,就知道是能谈话的人。
她走到对方面前的条凳坐下,慧娘殷勤地倒热茶水,说道:“姑娘你终于来了!从昨晚听到这个消息啊,全家人都睡不着觉,就等着今天早些到咧!”
听这语气,沈知意知道合作进度稳了,她回道:“我也盼着呢。”
郑三沉默地将那坛子腌辣椒拿出来,整齐地放在碗里。
“这就是辣椒?”老人问道。
“是啊,不过腌制後有些辣。”沈知意的话刚说完,老人就拿过筷子将整个辣椒吃到嘴里,还大呼“过瘾”,一点水都没喝。
“爹,你慢点吃。”旁边的许远轻声劝道。
“我都这把年纪了,还不知道能活多久,能吃就得多吃点。”老人豁达地说道,随即看向沈知意,“小姑娘,你这辣椒腌得不错!”
找到同好,沈知意更加开怀,忙道:“是咱们村婶子的手艺,我就说她手艺好,她却不觉得。等我回去见到她,肯定帮爷爷传达这份夸奖。”
“这辣椒好啊,吃的人暖和得很!”老人感叹道,“特别适合这样的冷天。”
“是啊,最好又辣又酸,吃起来才过瘾。”沈知意配合道。
“小姑娘懂行!卖的东西也不差,不如说说价格如何?”老人爽朗道,直接忽视身旁自家儿子的无数眼色。
他自认看人不会差,自家这小崽子还有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