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药膳价值 > 暗流涌动七(第1页)

暗流涌动七(第1页)

暗流涌动七

赵大人惊惧,吓出了一脑门的汗。

他急的想要大喊:你们这些贱民,冲撞了贵人统统不得好死。又得端着一州之主的做派,眼神示意部下赶紧撵人,瞳仁都快要转出火星子来。

没想夫人施施然被丫鬟扶着下了骄,望着这人头攒动:“药膳馆,不到午时,竟如此项背相望,他们是在作甚?”

赵大人抹了一把汗,将苏员外推贵人跟前。

苏员外抱着拳,低眉顺眼道:“这是山河药膳馆的会讲,每逢初一十五,馆中医士便会在馆内开台,开化百姓。”

“哦?”这种场面在上京也无以得见,夫人被勾起了好奇心,绿漪陪着她,也围了上去。

红绡转身对着做哈趴狗姿态的二人,瞧不上眼,提点道:“赵大人,夫人好热闹,你留且留下两个护卫远远跟着便是。”然後同着绿漪一道,护在贵夫人身侧,挤进人群。

陶妁今天讲的是急症与常见病痛的处理。

如伤口的止血丶防止伤口发炎丶中暑丶冻疮丶溺水等丶如何分辨风寒风热……

会讲了许多场,陶妁早已轻车熟路,不仅仅内容深入浅出,与看客的互动也是信手拈来,当得王盼儿夸上一句台风稳重。

夫人也听着入了迷,等会讲完散了场,方觉不够尽兴。

她问绿漪与红绡:“你两觉得如何?”

绿漪道:“这女大夫好生厉害,都说医理晦涩,我竟听了个明明白白。”

红绡角度不同:“我倒是很好奇铺子的东家,如此经营店铺,整个上京都不得见。是心胸宽广,思虑深远之辈。”

夫人了然地笑了笑。

人潮褪去,想要就餐的食客,在柜台前排起了队。

绿漪好奇,上前询问食客:“请问这是在做什麽?”

“外乡人?”被问住的食客打量了主仆三人一番,热情道,“我们这是在等陶大夫诊脉。瞧你们穿戴不俗,也没见过我们这样的铺子吧。”

食客有些骄傲,开始絮絮叨叨:“先是诊脉,再根据脉象,吃定制的套餐,每个节气一换,山河药膳馆,在我们晋州府,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夫人是外乡人,不若夫人排最前去,尝尝我们这儿独一份的药膳。”

夫人态度温软且和善,百姓喜欢这样的贵人,衆食客没有异议,推搡着她们到最前排。

午时一到,陶妁准时从里间走出,坐在诊台上。

见排在最前是一位消瘦但穿着极为精巧的夫人,只惊艳地多看了两眼,便马上收拢深思,矜矜业业将手搭在夫人脉搏上:“夫人脉象细弱沉涩,为气郁质,平日切莫思虑过重。”

陶妁并未因为眼前夫人穿戴贵极而面露谄媚,诊完便示意下一人接上。

收银的女郎立即确认了适宜她们的套餐,问清忌口後,还特意推荐了补气牛腱。

餐食来的很快,传菜的女郎热情洋溢,见新面孔,耐心地介绍了她们的菜色後,才端着托盘,回到後厨。

药膳馆内吃食,以蒸与炖为主,主调清新爽口,但善于运用香料和药材入味,入口味道层次极其丰富。

夫人向来食欲不佳,竟在市井烟火气中将定量的餐食吃了十至六七,她平日不爱荤腥,竟都夹了好几筷子补气牛腱,引得绿漪和红绡连连惊叹。

缘着在药膳馆过于新颖惊艳的体验,尽管赵大人与苏员外将接下来的行程安排得十分有档次,也叫贵人兴致乏乏,食不知味。

在第三回从夫人提到药膳时,赵大人终于找回了脑子,摸到一丝贵人的脾性和喜好了。

他脸上堆起褶子,躬身问道:“夫人不若试试山河糕点铺的糕,也是同一位东家经营。”

贵人这才舒展眉头,颔了首。

可糕点铺也跑火,赵大人奉着贵人到铺子时,已经只剩些零零散散的边角料了。

红绡骂了声酒囊饭袋,吓得赵大人和苏员外膝盖一软,险些跪下。

最後兜兜转转,还是将夫人一行送回了山河药膳馆。

苏员外没能一同去送贵人,他按着赵大人的意思,急冲冲架着马车赶到王盼儿的庄子。

苏员外,便是王盼儿在大安镇见到的,那位被玉食斋掌柜他们簇拥着的“大人物”。

小厮马上去通传王盼儿,管家将人引进屋,看了茶,然後退至一旁。

这些追名逐利的商人,向来无事不登三宝殿,现下亲自拜访一个小小商户,必定是有求于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