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之行九
婚礼的日子订的是最近的吉日,有些许仓促,故而越是临到婚礼,长公主府上越是忙成一团。
婚礼都是长公主在忙着张罗。
她天微亮时,就要洗漱上朝,回府又立马得着手婚礼的事宜。
可惜王盼儿对上京实在不熟悉,帮不上什麽忙,又被长公主勒令不准操心,只能跟着沐澜去找小姐妹们玩。
沈云娇一群小姐妹,在受到王盼儿啓发後,已经找着自家不起眼的铺面,开始学习经商了。
她们分散在西市各个不起眼的铺面中,好几个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路。
沐澜带着王盼儿出来,一声招呼,姐姐妹妹们便纷纷响应,又凑在了她们的小院儿里。
她们见着王盼儿,如同见着了招财猫,热情的将她按在主位上,开始交流最近的心得。
王盼儿只想到京城势力盘根错节的复杂,竟忘了她们也是这些根节的一脉。
与王盼儿在晋州府拼全力撑起一家铺面时,面对不成功便成仁的压力不同,她们背靠世家大族,这种铺子于家族而言只能算小打小闹,试错成本极低。
王盼儿的优势是“信息差”,她们的优势是能通过手中资源进行人财物的整合。况且若是这群姐妹在汴京扎下根,以後她的铺子开到上京,就不愁没自己人照应了。
毕竟长公主的人脉是长公主的,纵使别人给三分薄面,也难免不受轻怠,自己打下的江山,用起来才不会手短。
本着多个朋友多条路子的想法,王盼儿将自己那些在现代社会已经很普世的观念,转译给了这些姐妹。
例如商品的概念丶剩馀价值的産生丶资本的积累丶资源的配置丶又譬如价值创造的过程丶纵向一体化丶横向一体化丶品牌口碑效应等等。
要说更多也没有,王盼儿并不天才的大脑,装不下太多精英理论。不过这一套下来,信息量足够这群姐妹消化了。
沈玉娇甚至把自家丫鬟差遣去买了笔墨,将王盼儿说的概念认真得一一记录,期间还不忘敲打其他姐妹道:“这可是机密,我们自己知道就行,别辜负了盼儿姐的好心,要是被她人窃取,我们这夥姐妹就得算失信用,该散了。”
王盼儿探不清她们财力的深浅,引出概念充实了她们的大脑後,不敢再拿桥,安安静静坐在一旁听着这群女孩们制定自己的计划,只是偶尔出现明显偏差时,以自身的经验提供一些建议。
她们都是聪慧的女子,背靠世家做营生都不能够一蹴而就。王盼儿庆幸自己理智,没有脑袋一热,被人一念叨就起了在京城开药膳馆的念头。
丞相府一系的贵女,明面上该是不再会来找她们的晦气,但背地里的手段,料不清还有多少。
她们能排挤林澜沈玉娇一行,更不用说根基不稳,还将沐川拿下的“人生之敌”王盼儿。她估摸着自己要是在京城内捯饬个铺子出来,怕是开业即歇业。
王盼儿光是想想那场景,就凄凄惨惨戚戚,不忍直视。
白日里,沐澜带着王盼儿到处串门打发时日,入夜後,便是准新浪沐川的时间。
沐川时常应召进宫,每每从沐云寂那儿回来,都神色不佳。
疲累又满是忧愁。
正逢秋燥,王盼儿早早给炖上了甜汤,以慰操劳的小郡王。
昨日是杏仁山药莲子汤丶今日则是银耳百合羹。
连长公主都打趣王盼儿在娇养自家儿子。
做药膳本就是她老本行,况且沐川长得又漂亮又白净的,可不就适合被娇养着嘛。
王盼儿言笑晏晏看着沐川接过翠绿的瓷碗,一勺一勺斯文地往嘴中送,真好看的人,就连吃起东西来,也是赏心悦目的。
一碗甜汤下肚,好似一天的倦乏真能洗涮去大半。
沐川露出餍足之色,忍不住趴在王盼儿肩头撒娇。
王盼儿摸了摸他光亮的发丝,问道:“最近都瘦了,到底遇着什麽了,把你忙成这样。”
沐川本就没想瞒王盼儿,只是觉得这些劳什子的事情劳心费力,才不主动与王盼儿相谈。
王盼儿一问,他就倒豆子似的倾诉起来:“我们端了流云商会後,北狄再没有兵器供给,正借着入秋时分的借口在大肆囤积粮草。”
“司马昭之心啊。”
“的确,有探子来报,他们开始在边境交界处排兵布阵,演练示威了。晋州府一带形势紧张,已经进入备战状态了。”
王盼儿心脏一紧,不安从心间开始散发出来。
沐川感受到了王盼儿的僵硬,从她肩膀上擡起头来,果不其然是凝重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