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後,李建华没有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视机,或者拿起酒瓶。他默默地走到阳台,点了一支廉价的香烟,猩红的火点在黑暗中明明灭灭,那沉默的背影,比任何责骂都让李铭感到难受。
深夜,当李铭再次在台灯下摊开书本和陈老师的笔记时,心情依旧沉重。他知道,有些伤害已经造成,言语如同泼出去的水,无法收回。
就在他强迫自己集中精神时,房门又被轻轻推开了。
进来的是李建华。
他手里端着一杯冒着热气的牛奶,脚步很轻,似乎怕打扰到他。他没有看李铭,只是默默地把牛奶放在书桌一角,目光扫过那些摊开的丶写满密密麻麻字迹的课本和笔记。
他的视线,在陈老师那本字迹工整丶红蓝笔标注分明的笔记本上停留了片刻,眼神微微动了一下。
“趁热喝了。”李建华的声音依旧有些生硬,但已经没有了晚饭时的怒火,只剩下一种深深的疲惫,“晚上……别熬太晚。”
说完,他转身就走,没有多馀的安慰,也没有和解的拥抱。
但在走到门口时,他停顿了一下,背对着李铭,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含糊地说了一句:
“……路还长,慢慢走。”
然後,他轻轻带上了房门。
李铭怔怔地看着那杯温热的牛奶,乳白色的表面氤氲着热气,模糊了他的视线。他端起来,喝了一口,温暖的液体顺着食道滑下,不仅温暖了他的胃,似乎也融化了他心中那块坚冰。
父亲没有认同他的方式,甚至可能依旧不看好他的目标。但他用他的方式,递过来一杯牛奶,说了一句“慢慢走”。
这沉默的丶笨拙的关怀,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让李铭心头巨震。
这一夜,李铭学习到很晚,但心境却与以往不同。那股孤注一掷的焦躁,似乎被那杯牛奶稀释了一些。他依然努力,却不再像之前那样盲目地压榨自己,开始尝试理解陈老师笔记中强调的“方法”和“效率”。
第二天清晨,当他五点钟准时起床时,惊讶地发现,客厅的桌子上,放着一份用纱布盖着的丶还带着馀温的葱花煎饼。而父亲李建华常穿的那件工装外套,已经不见了。
母亲红着眼圈,低声说:“你爸……他今天厂里有点事,提前走了。”
李铭看着那金黄油亮的煎饼,鼻子一酸。他知道,没有什麽“厂里的事”。这是父亲用他沉默的方式,为他这“离经叛道”的早起,准备的第一份燃料。
父爱如山,沉默,却从未缺席。
然而,家庭的微小支持,并不能完全抵消外界的风雨。就在李铭逐渐调整节奏,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模拟考试时,班级里,关于他的流言蜚语,开始如同暗流般悄然涌动。
“装什麽啊,天天趴在那儿写,谁知道是不是在画小人儿?”
“听说他上次数学课是作弊的,提前偷了题……”
“就他那样还想考省一中?做梦吧,别到时候连普通高中都考不上,丢人现眼……”
这些声音,偶尔会飘进李铭的耳朵里。他握紧了笔,没有回头。
他知道,解释是苍白的。唯一的回应,只有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