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尴尬了……”
负责後台的老师急匆匆地跑上台,围着钢琴查看,额头上急出了冷汗。台下观衆的窃窃私语声越来越大,场面一度陷入尴尬和混乱。李梓晴孤零零地站在钢琴旁,面对着台下千百道目光,有同情,有疑惑,也有看热闹的,她紧紧咬着下唇,强忍着那份无措和难堪,但微微颤抖的肩膀还是泄露了她的脆弱。
赵振在一旁扼腕叹息:“太可惜了!怎麽偏偏这时候……”
就在这混乱的顶点,李铭动了。
他没有丝毫犹豫,如同早已演练过无数遍,迅速起身,穿过座位间的空隙,快步走向舞台侧方。他的动作冷静而果断,与周围慌乱的人群形成鲜明对比。
“老师,”他走到那位焦急的负责老师身边,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对方耳中,“我这里有这首《肖邦第一叙事曲》的高质量电子伴奏带,是CD抓轨转的高品质MP3,可以用音响系统播放,应该可以应急。”
说着,他从裤兜里掏出一个普通的丶甚至有些旧的银白色U盘,递了过去。
那老师猛地转过头,看着眼前这个面容沉静丶眼神却异常笃定的陌生学生,愣了一下:“你……你是谁?这……”
“高一(七)班,李铭。”李铭语速平稳,“伴奏带是我平时自己练习听着用的,音质很好,节奏精准。”
时间紧迫,不容多想。负责老师看着李铭那双不容置疑的眼睛,又瞥了一眼台上孤立无援的李梓晴,一把抓过U盘:“快!拿到控制台去!”
控制台的同学手忙脚乱地接过U盘,插入电脑。几声急促的鼠标点击声後,悠扬而精准的《第一叙事曲》钢琴伴奏,通过礼堂顶级的音响系统,流淌而出,瞬间填补了舞台的寂静!
台上的李梓晴,惊愕地看向侧台,目光与正准备退回观衆席的李铭,有了一瞬间的交汇。她看到他平静无波的眼神,看到他递出U盘时那沉稳的姿态,心中的慌乱竟奇异地平复了几分。
她深吸一口气,对着话筒轻声说:“抱歉,设备出了一点小问题。接下来,我将配合伴奏带,为大家完成这首曲子。”
她调整状态,重新投入演奏。虽然不再是纯粹的钢琴独奏,但有了高质量伴奏的衬托,她的演奏依旧充满了感染力,甚至因为这个小插曲,更添了几分临危不乱的从容气度。
表演圆满结束。
掌声,如同迟来的潮水,热烈而持久,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响亮。这掌声,既是给李梓晴的才华与镇定,也是给这场化险为夷的意外。
李铭默默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仿佛刚才的一切与他无关。赵振凑过来,用力拍了他一下,满脸不可思议:“行啊李铭!深藏不露啊!你怎麽会刚好有那首曲子的伴奏?还随身带着U盘?”
李铭笑了笑,敷衍道:“巧合,平时喜欢听而已。”
他的目光,却越过人群,投向舞台後方。他知道,这绝不是巧合。这是他基于前世模糊记忆(依稀记得她曾提过这次艺术节的小意外)和这一世对机会的精准捕捉,所进行的一次微小却关键的“投资”。
晚会散场,人流如织。李铭随着人群往外走,刚走出礼堂大门,一个清脆而带着一丝急切的声音在身後响起:
“同学!请等一下!”
李铭脚步一顿,缓缓转过身。
李梓晴换下了演出服,穿着一件浅蓝色的毛衣和牛仔裤,站在台阶上,微微喘着气,显然是匆忙追出来的。晚风吹拂着她的发丝,灯光在她脸上投下柔和的光晕,那双清澈明亮的眼睛,正一眨不眨地看着他,里面充满了好奇丶感激,以及一种探究的光芒。
她快步走到他面前,仰起脸,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刚才……谢谢你。你是……李铭同学,对吗?”
“嗯。”李铭点了点头,心跳在胸腔里悄然加速,面上却依旧维持着平静。
李梓晴看着他,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些什麽:“你怎麽会……那麽巧,刚好带着那首曲子的伴奏?”
她的问题,和赵振如出一辙,但眼神里的探究却更深。
这个问题,李铭早已准备好答案,但此刻,他看着近在咫尺的丶鲜活生动的她,前世今生的记忆交叠,让他喉头有些发紧。
他该如何解释这个“巧合”?这个看似偶然的相遇,背後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必然?
夜色温柔,灯火阑珊,两人站在喧闹散尽的礼堂门口,命运的齿轮,似乎从这一刻起,开始了新的咬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