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秀去世後一周,机构发布了讣告,意料之中,讣告引来了一堆网友的审判。
“才二十七岁的熊猫为什麽就死了?你们是不是差别对待?”
“三秀前段时间看着还健康,怎麽说没就没了呢?出来个人说清楚!”
“都七天过去了才发公告,你们早干嘛去了?”
“呜呜呜怎麽办,我们秀灵没妈妈了!”
“饲养员和兽医吃干饭的是吗?会不会养啊!”
……
一时间机构各个平台都充斥着网友们的讨伐,当然也能看见有些零星的评论在解释。
“它是老年猫,有老年病的,讣告里不是说了引发癫痫嘛!”
“死亡後会有病理解剖,研究和检测不花时间吗?”
“三秀?不会是熊三秀吧!它来过我们医院做CT哇!”
然而这些评论被大量出现的极端发言淹没,谁也没看见。
为了保住摇摇欲坠的名声,领导最後又请回了摄像组拍摄。当刘导演再次看见黎可时,话里的挑衅意味十足:“哎呀黎医生,我又来了,这回不会赶我了吧!”
黎可心里狂骂领导层窝囊,表面皮笑肉不笑地吃着哑巴亏:“领导让我们支持刘导演的工作,哪里能赶你呢。”
听到黎可服软,刘导演得意地在圈舍里安排着各个机位。因为三秀的舆论,所以这次回康养区他们主要还是拍摄老年猫的状况。
刘导演也了解三秀去世的情况,所以对黎可坚持简化人员的想法也没有意见,只留下一个摄像师从头到尾拍摄所有的老年猫。
没有机位,没有麦克。
只远远地记录着老年猫们恬淡的生活。
另外刘导演还加了一个采访的环节,当天值班的饲养员和兽医都聚在一起,采访的问题只有一个。
怎麽跟康养区的老年猫告别。
这个问题让在场所有人都怔了一下,怎麽好好的就要告别了?
随即黎可心里有些不舒服,她理解刘导演想要达到宣传康养区的效果,但这种“送终风”的主题有些触她霉头。
兽医虽然是科学治疗,但有时候你不得不相信点“玄学。”
其他饲养员也都这样想,谁都没有开口,生怕自己乌鸦嘴就嘴到哪只猫了。
现场的寂静让大家都有些尴尬,陈姐见谁也不说话便第一个开口道:“我年纪大,我来吧。”
兴许是怯场,她不自在地清清嗓子说:“其实对于我来说,我没有特意地去跟它们进行告别,跟三秀也一样,我没有把跟它一起的时间当成最後一天来对待。因为我跟它有快乐的时光,我永远都会记得。
“三秀是只特别顽强的猫,它求生欲望很强烈,生病的时候它吃了会吐,但只要你喂它还是会吃。对黎医生也一样,以前它看见黎医生就要赶她,後来它都很配合治疗。它们这些老家夥虽然或多或少都有些病症,但它们也在努力地过好每一天。”
陈姐抽噎着继续说道:“就像晚春,它牙齿磨损很严重,我们会把竹叶竹秆磨成碎,然後拌成粥给它吃,还有观观丶眠雪丶华彩……这些老年猫住进康养区不是意味着它们只能等死了,它们仍然在顽强地生活,就算……就算最後它们会走,我陪伴过它们,我不会有遗憾。”
说出这句话时陈姐虽然泪流满面,但她嘴角却是带着笑的,那笑容告诉着所有人,她不遗憾,也不後悔成为康养区的饲养员。
黎可深深被陈姐这段话打动,也逐渐思考起自己的去处来,先前安慰自己抽身的理由在现在看来竟是因噎废食。
但兽医终究不是饲养员,面临的压力也不容小觑,自己真的能承受得住吗?
现在自己手边的论文已经完成了,黎可想着趁回校的时间好好想想自己到底该怎麽做。
这段梦幻的实习经历,好像真的要结束了。
回校的行程确定得很快,黎可打完报告就风风火火地坐车去了机场,路上还不忘给叶照远报备。
“我回学校了。”
叶照远收到消息後,一颗心如坠冰窟,虽然黎可只是回学校,但他不确信她会不会再回来。
那天的分别,也许真就是最後一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