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儿媳妇儿杏花的小脾气丁翠兰是再清楚不过的,但她满不在乎,生了个大胖小子又如何?又不随她姓,哪值得她花那麽多钱又冒风险去给她擡脸面?
她承认,请婉音来就是为了省钱,但人手艺也不错啊!还有啥可挑的?她只是得了个孙子,不是死了,这个家还轮不上她江杏花做主!
要是她想跟她别苗头?
哼,那就回娘家住几天吧!
叫她也看看他们江家是什麽福窝窝,养出这麽个不知天高地厚只知与人攀比的闺女!
要说怎麽丁翠兰能当苏国福这个大队长的家呢,靠的就是她的见识和果断。
苏姓在槐花村是大姓,是土生土长的宗族,虽然现在不兴那套说法了,但丁翠兰心里很有一套自己的说法,他们家日子过得是不错,但也没有当出头鸟的习惯。
苏立业为什麽是三哥但他儿子却是苏国福头一个孙子?
苏婉音回想了下原主为数不多的记忆,她这个三哥序齿是和上头两个姐姐一块儿排的。
至于那两个姐姐在哪,小小的她也不清楚。
但现在知道了。
苏婉音切着肉,耳朵里却是旁边几个婶子的嘀咕。
一个看起来应该是才嫁过来没多久的圆脸小媳妇儿冷不丁插了一嘴:“娘,怎麽都叫立业哥老三啊?”
当即那个被她叫娘的婶子脸色就有些不好看,斜了她一眼,“我们几个在这儿说话,哪还有你插嘴的份儿?”
圆脸小媳妇儿没见过这阵仗,有些委屈,一旁的刘婶子就打圆场,“诶呀春花才来咱们村多久?你说你好端端的说她干啥?”
杵了杵芳婶,使了个眼神,“这麽多人你给你儿媳妇儿没脸?”
芳婶倒也不是针对春花,只是怕传出去了说她家儿媳妇儿没教好,随意插嘴,倒忘了新中国几十年了,早不兴这一套了,她也就借坡下驴,“诶呀是我老糊涂了,老糊涂了~”
春花被这麽一劝解,眼里包着半包泪又给憋了回去,“诶没事儿娘,我就是好奇。”
“嗐~”另一边容长脸的看起来年纪大些的嫂子凑过来拉住春花,开口道:“我还当啥事儿呢,立业这老三的排行是跟着她上头两个姐姐来的。”
这个嫂子苏婉音有印象,应当是大爷爷家的,她得叫安嫂子,为人一向泼辣爽利,是个能干人,就是命不好,丈夫早死,留给她两个儿子,母子三儿带着个小老太太过活,日子过得也有滋有味的,这都是多亏了她家里家外一把抓,儿子又孝顺又听话,今年老大进了城上高中,都说她日子快要熬出头了。
安嫂子笑意盈盈,快语连珠,“早前儿丁婶子还有两个闺女,那可是双胞胎!在咱这乡下多稀罕呐~但可惜没赶上好年头,那会儿养活自己都够呛,哪里还能养活俩奶娃子?再加上那个,”
她眼神往里面瞟了眼,衆人也都明白了,丁翠兰嫁的男人是好,但是耐不住有个作天作地的婆婆,年轻时候很是吃了一番苦头,等把人送走後才送了一大口气,但那俩闺女是怎麽也回不来了。
刘婶子接着道:“可不是这麽说,别看现在翠兰日子过得不错,年轻时候那是连生孩子都不得闲的!不过也有说俩闺女是叫那婆子给卖了,这都说不定了,那个年头谁家会要俩女娃娃呢~这麽多年了,这一直是翠兰心里的坎儿,她那时候强逼着国福把两闺女排了序,所以立业就这麽顺着排下来,成了老三。”
苏婉音有些唏嘘,没想到风风火火的大伯娘年轻时候竟然过得这麽不如意,也能理解她对于排序上的坚持,若是不这样,谁会记得她俩闺女呢?
这些年,没的孩子太多了……
苏婉音把肉切成小块儿,用一个小盆儿装好後,便开始起锅。
“滋啦”一声,氤氲来的白烟隔绝了她与衆人的视线,自然也没注意到那个叫春花的嫂子有些震惊她这麽年轻竟然就能做席面了。
苏婉音拿着锅铲的手微微有些抖,不是因为拿不动,纯是激动的,她真的,太久太久没正儿八经炒过肉了!
仿佛在大厨房里挥洒自如的时候还停留在上一世。
肉切的比较小,她就不打算煸一道逼油了,现在人肚里缺油水,再煸油那就没啥吃头了。
不过糖色还是要炒的。
这也是这道红烧肉好吃地道的关键。
现在糖都精贵,一般人家都是用的酱油上色,那样炒出来不仅没有红烧肉的风味,颜色也不好看。
为了炒好这道硬菜打出名气,苏婉音也算是下足了本钱,她昨天特意去代销点换了点糖,晚上又把糖色炒好了,今天用的就是装在饭盒里的备好的糖色。
放入肉块儿稍稍上色後,再加入姜片丶蒜瓣还有香叶和花椒,继续炒出香味後,苏婉音再提起一旁早就烧好的开水,倒入,没过所有肉块儿後再多加了些。
接着又开始切土豆。
洗干净的土豆切成滚刀块儿装进盆里,这个才是这道菜的大头。
眼看着她手里功夫越来越熟练,芳婶有些吃惊,“傻丫头这是真好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