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清晨,苏婉音依旧在天亮前就忙碌起来。
有了前几天的经验,流程更加顺畅,但对体力的消耗也愈发明显。
和面丶调馅丶磨豆浆丶炸油条丶煮茶叶蛋……
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亲力亲为,等到出摊时,她的额角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摊子摆开,熟悉的香气再次聚拢了人气。
茶叶蛋果然如预料般受欢迎,昨天没买到的客人今天早早赶来,三十个鸡蛋很快又见了底。
肉包子的需求量也持续增长,不到八点半,最後一笼肉包也被抢购一空,只剩下几个素馅的孤零零躺在蒸笼里。
收摊回家,清点收入。
今天因为材料准备得更充分,毛收入达到了五块八角钱,扣除成本,净利润稳稳超过了两块五。
苏婉音数完钱,现在已经没有一开始赚到钱的激动了,取而代之的是疲惫感,宋潮生带着几罐子她做的菌酱还有腊肉酱出发後,早点摊子实实在在成了她一个人忙活。
目前,所有的活儿,从和面丶发面丶调馅丶磨豆浆丶炸油条到煮茶叶蛋,几乎都是她一个人完成。
小宝只能帮忙打打下手,做些简单的活儿,而且就在昨天已经被她给送进公社小学了,早上她拜托大队长给捎了一段路。
今天准备的材料已经比昨天多了近一半,她几乎是手脚不停才勉强应付过来。
如果明天再增加茶叶蛋的数量,或者顾客继续增加,她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了。
请人帮忙迫在眉睫。
不过人选她心里大概已经有了初步想法,到时候请王奶奶或者大伯娘从中说和一下应该能成。
现在最要紧的是原材料,看着空空如也的厨房,零星几个鸡蛋,剩个缸底的面粉,苏婉音叹了口气,做吃食赚钱是赚钱,但是花起来也很容易。
又要进行大采购了。
“小宝,下午姐姐要去公社一趟,采购点东西,也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鸡蛋和肉的来源,你乖乖在家看门,好不好?”苏婉音一边收拾碗筷,一边对弟弟说。
小宝虽然有点想跟去,但听到“看门”这个重要任务,立刻挺起了小胸脯:“姐你放心!我一定把家看好!谁也不让进!”
那严肃的小模样,逗得苏婉音莞尔一笑。
午饭後,苏婉音仔细清点了一下现有的资金。
将大部分收入谨慎地藏好,只带上几块钱和一些零散毛票,又拎上一个结实的布袋子,这才锁好门,朝着公社的方向走去。
从槐花村到公社,步行大约需要一个多小时。
土路两旁是连绵的田地,秋收後的土地显得有些空旷。
偶尔有拖拉机或自行车叮铃铃地驶过,扬起一阵尘土。
这个年代的公社,是周边村落的行政和经济中心,供销社丶粮站丶邮电所丶卫生院等都集中在这里,比村子里要热闹许多。
今天是平常日子,并非赶集,但公社街道上依旧有不少人。
苏婉音目标明确,直奔供销社。
供销社的门面不大,玻璃柜台里陈列着有限的商品,空气中混杂着布料的棉尘味丶糖果的甜腻味和煤油的特殊气味。
几个售货员站在柜台後,表情淡漠,偶尔交谈几句,对进来的顾客爱答不理。
这是这个时代“铁饭碗”的常见姿态了。
苏婉音走到副食品柜台前,看了看里面。
猪肉是肯定没有的,这个需要肉票,而且通常一早就被抢购一空。
鸡蛋倒是有几个放在篮子里,但数量很少,品相也一般。
她开口询问:“同志,请问鸡蛋怎麽卖?还有吗?”
一个扎着两条粗辫子的年轻女售货员擡了擡眼皮,懒洋洋地说:“五分一个,就篮子里那些了,要多少?”
“我全要了。”苏婉音数了数,篮子里大概有十来个鸡蛋。
“另外,我想问问,能不能长期从咱们这儿订一些鸡蛋?量可能会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