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金汤面带来的轰动效应,远远超出了苏婉音的预期。
接下来的两三天,苏记饭馆门口从清晨开始就排起了长队,许多人甚至是特意从邻村丶甚至更远的地方赶过来,就为了尝一口那传说中“发金光”丶“好吃到能让人把舌头都吞下去”的神奇面条。
限量供应的金汤面每天都是最快售罄的,往往开店不到一个时辰,写着“金汤面”的小木牌就被翻了过去,代表“已售完”。
後来者只能退而求其次,点了肉臊酱拌面或其他餐食,虽然依旧美味,但目光总忍不住羡慕地瞟向那些幸运地端着金汤面的食客。
金灿灿的汤色丶霸道勾人的香气,就是苏记最活色生香的招牌。
关于食材不好的谣言,在这肉眼可见的品质和衆口一词的赞誉面前,早已消散得无影无踪,甚至成了笑话——能做出这般精细复杂汤头的人,怎麽可能会用劣质材料?
“苏老板,你这金汤面真是这个!”
一个穿着体面丶像是干部模样的人吃完面,心满意足地擦着汗,对着苏婉音竖起了大拇指,“我在县里都没吃过这麽够味的面!以後来公社办事,就认准你家了!”
“多谢同志夸赞,您喜欢就好。”苏婉音笑着回应,手上打包的动作不停。
这样带着惊叹和肯定的评价,她这几天听了太多,但每次听都还是会有些欣喜,心里美滋滋的,整日里都带着笑。
不止她一个人整日笑容满面,春香婶和小梅也是满面春风。
春香婶忙得脚不沾地,脸上却始终带着笑,铺子里人气旺,她的工钱也跟着水涨船高,家里困窘的状况改善了不少,小儿子眼瞅着也能送到公社小学上学了,她对苏婉音更是死心塌地。
至于小梅,虽然家里不缺她这份儿工资,只让她给自己攒着以後作嫁妆,但她自己手里有钱了心里底气足自然变得落落大方起来,再加上进城日子多,耳濡目染的,竟和年初的时候截然不同!
苏婉音听说十里八乡的媒婆都在打听小梅呢!
小宝在学校里也扬眉吐气,之前那些隐隐约约关于他家“肉不好”的闲话彻底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夥伴们对他有个“厨神”姐姐的羡慕,小家夥走路都带风。
不过苏婉音也没有因此自满,止步于此,她仔细观察过,发现金汤面虽然带来了巨大的名声,但因其限量且价格偏高,真正贡献大部分流水和稳定客源的,还是肉包丶普通面条和肉燥酱这些基础産品,金汤面更像是提升品牌丶吸引人气的“明星産品”。
所以现在她更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稳住基本盘,同时让“明星産品”持续发光发热。
这日打烊後,苏婉音没有立刻休息,而是坐在油灯下,面前铺着一张草纸,拿着铅笔写写画画,现代养成的习惯让她有了想法後习惯于落在纸面上,能让自己更直观更清楚,也不会漏掉偶尔的灵光一闪。
正当她凝神思索时,窗外传来几声轻微的丶似乎带着点犹豫的叩击声。
苏婉音一怔,这麽晚了会是谁?她警惕地站起身,走到门边,低声问:“谁?”
门外沉默了一下,一个有些熟悉又带着点怯懦的女声响起:“是……是我,小梅。”
苏婉音有些意外,打开门,只见小梅站在门外昏暗的光线里,脸上带着些不安,双手紧张地绞着衣角。
“小梅?这麽晚了,有什麽事吗?快进来。”苏婉音侧身让她进来。
小梅走进来,却没有坐下,站在屋子中间,嘴唇嗫嚅了几下,似乎难以啓齿。
“小梅,到底怎麽了?是家里有什麽困难?”苏婉音温声问道,给她倒了杯水。
小梅接过水杯,却没有喝,像是下定了决心,擡起头,压低声音道:“婉音姐,我……我听说了个事,觉得得告诉你。”
“你说。”苏婉音神色认真起来。
“是……是关于柱子……就是张家那侄子。”小梅的声音更低了,“我今儿个下午回家,听我婶子她们闲聊说,柱子和他那姑妈,好像……好像不服气,正在琢磨什麽坏主意,想……想对付咱们店。”
苏婉音眼神一凝,没想到还是有人贼心不死,不过她并不意外,只是没想到对方动作这麽快。
“知道他们具体想做什麽吗?”
“具体的还不清楚,”小梅摇摇头,脸上带着担忧,“就隐约听说,他们好像想从……从咱们的食材上动手脚,或者……或者找人来找茬什麽的,那个婶子也是偷听到一两句,不敢确定,但我觉得宁可信其有……”
苏婉音的心沉了沉,他们也是成长了,手段升级了些,不管是从食材上动手还是找人来找茬陷害,都比之前的含沙射影更加恶毒,当然也更为有效。
“小梅,谢谢你告诉我这些。”苏婉音真诚地道谢。
这麽晚了,小梅一得到消息就能来报信,足见其心意。
“婉音姐,你对我好,我都记着呢。”小梅揪住衣角,随後握住苏婉音的手,担忧道:“我就是担心,他们那些人心眼坏,防不胜防啊。”
“我知道。”苏婉音点点头,眼神变得锐利起来,“既然知道了,我们就能提前防备。”
她沉吟片刻,对小梅吩咐道:“小梅,从明天起,若是看到有生面孔在铺子外面鬼鬼祟祟,或者有陌生人来吃饭时行为异常,多留个心眼,及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