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城把纪要放回案头,起身倒水。
经过门边时,他顺手调整了一下门缝下方的防风条,那是他前天加装的小装置,原本与地面齐平。
现在,它被轻微顶起了一角,像是有人进出时鞋尖蹭过。
他回到座位,翻开笔记本,在一页空白纸上写下“恒信”二字,随即用红笔圈起,又用力划掉。
笔迹潦草,像是一时烦躁的涂鸦。
写完后,他合上本子,放进抽屉锁好。
上午九点,跨部门协调会通知下来。
议题是土地审批流程优化,原定由他主持,但落款署名却是丁义珍。
会议室在三楼,长桌两侧已坐了不少人。孙连城进门时,丁义珍正站在投影屏前讲解ppt,声音洪亮:
“……当前形势紧迫,我们必须打破惯性思维,不能让程序成为展的绊脚石。
我建议设立‘绿色通道’,对重点招商项目实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
底下有人点头,也有人交换眼神。
孙连城坐在靠后的位置,始终未言。
直到丁义珍点名询问意见,他才抬起头:
“原则同意。具体细则,还是要依法合规,避免后续出问题。”
“当然要合规。”丁义珍笑着接话,
“但我们也要讲效率。
比如滨江东段,已经有战略投资方等着签约,资金都准备好了,不能再拖。”
“手续齐全的话,我们肯定全力配合。”孙连城语气平静,
“但如果前置条件没完成,贸然推进,反而容易引争议。”
一句话说得不软不硬,既没反对,也没松口。
会议结束,众人陆续离开。
孙连城故意慢了一步,等屋里只剩两名后勤人员整理桌椅时,
他迅从口袋掏出一张折叠的便签纸,
上面写着“恒信—八千万—离岸”,塞进碎纸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刀片转动的声音盖住了纸张投入的轻响。
他走出会议室,迎面碰到一名陌生面孔的年轻干事,胸前挂着临时工牌。
那人冲他点头致意,转身进了档案室。
孙连城脚步没停,但心里清楚,这一层楼,已经开始换人了。
回到办公室,他打开电脑,调出一份无关紧要的预算草案修改稿,敲了几行字,保存退出。
随后拿起电话,拨通财政局一位老同事的号码:
“老陈,上次说的那个咨询公司,你们那边有没有调过它的资金流水?”
“哪一家?”
“恒信资产。”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
“这名字……最近有人问过。我劝你别碰,查得太深容易惹麻烦。”
“谢谢提醒。”孙连城轻声道,“我只是确认一笔往来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