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城的脚步在楼道里响起,钥匙插进锁孔的轻响划破清晨的安静。
妻子已经醒了,站在厨房门口看了眼墙上的钟,六点四十分,和往常一样准时。
她转身回到灶台前,把刚煮好的白粥又多熬了两分钟。
锅盖边缘冒出细密的蒸汽,她掀开看了看,米粒已经软烂。
她盛了一碗放在他常坐的位置,又默默添上一碗。
这个动作很轻,像是怕惊扰什么。
昨夜他回来得晚,脚步沉,关门也轻。
她没出声,假装睡着,却听见他在书房待了很久才出来。
早上醒来时,卧室门虚掩着,他不在身边。
她去卫生间洗漱,顺手整理床头柜,现抽屉拉开了一道缝,最底下那层夹板边缘翘起一角,露出半张纸。
她当时没动,只当是自己记错了。
可等他出门上班后,她还是忍不住走过去,指尖轻轻一勾,那张纸滑了出来。
是复印件,纸面有些模糊,但上面几个字刺得她眼睛紧:“hdb-zx-o”。
旁边还有几行小字,“签章模拟”“跨域协同模块”“省委专网段”,
她一个都不认识,可这几个词凑在一起,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冷意。
她翻过来,背面没有字。
手指摩挲着纸边,想起这半个月来他的变化:
话越来越少,饭吃得少,夜里总醒,有时半夜起身去书房,也不开灯。
前天晚上,她透过门缝看见他坐在桌前,手里捏着一支旧钢笔,一动不动,像在等人敲门。
她把纸重新塞回去,压在票本下面,关好抽屉。
心跳有点快,但她告诉自己,也许只是工作材料,也许没什么特别。
他是区长,经手的文件多了,不该乱猜。
可当她在玄关看到那个公文包时,手还是顿住了。
拉链没拉严,露出一截牛皮纸文件袋的边角,上面印着“宏远建设”四个字。
这个名字她听过,是他最近常提的项目。
她犹豫了一下,蹲下身,轻轻把拉链拉开一点,抽出最上面那份资料。
页面上布满红笔画的箭头和圈注,资金流向被一条条连起来,
有些地方写着“无原始凭证”“审批时间倒置”,
还有一处写着“丁某签字非同期笔迹”。
她看不懂这些术语,但能看懂那些焦躁的笔迹,这不是正常汇报材料,这是有人在追查什么。
她的手抖了一下,赶紧把文件塞回去,拉好拉链。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电梯到达的声音,她猛地站起身,退到厨房,端起水壶往锅里加水,假装什么都没做。
孙连城从卫生间出来,穿着熨好的中山装,头梳得整齐。
他走到餐桌前坐下,目光扫过那碗多出来的粥,抬眼看向她。
“怎么多盛了一碗?”
“你昨晚没吃多少。”她说,“今天会不会忙?”
“还好。”他低头喝了一口粥,筷子夹起咸菜,动作平稳,“有个会要开。”
她看着他吃饭的样子,忽然觉得陌生。
这个人每天回家,脱鞋、洗手、吃饭、睡觉,一切都按部就班,
可现在她知道,在这套秩序之下,藏着另一套节奏,
深夜归家、翻查文件、避开监控、藏匿东西。
她鼓起勇气问:“你最近……是不是遇到难处了?”
他抬头看了她一眼,眼神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怎么这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