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城站着没动,视线落在屏幕上的签章报告上,数据正在逐条加载,
丁义珍近两年签署的三十七份土地审批文件正被系统自动比对。
他知道刚才那通电话不是提醒,是警告。
赵立春没有提丁义珍的名字,也没说调查、证据或任何具体事项。
但他每一句话都指向同一个核心,停手。
这不是来自组织程序的压力,也不是同级官员的博弈,而是顶层权力的直接干预。
一个已退居二线的前任省委书记,还能让电话穿越层层屏障,直达他的办公桌,本身就说明问题。
棋子背后,有人执棋。
他缓缓坐回椅子,手指在键盘上敲了几下,调出一份隐藏目录。
里面存着昨晚财政局送来的票扫描件、资金流向图谱和亲属开户记录摘要。
这些材料还没来得及归档,也没有上传内网备份。他一条条点开,重新核对时间线。
丁义珍的动作确实急了。
资金离境、项目挪款、亲属账户激活,三线并行,节奏紧凑。
这种操作在过去不会出现,因为太显眼。
但现在,对方似乎已经不在乎是否留下痕迹,只求尽快转移资产。
为什么?
因为他背后的人也开始动摇了。
赵立春亲自出面,不是为了保丁义珍,而是为了控制局面。
一旦事情闹大,牵出资金链、审批链、关系网,最先动摇的就是整个利益结构的根基。
而赵立春要护住的,从来都不是某个人,而是这张网本身。
孙连城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忽然意识到一件事:
赵立春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打电话,说明他已经掌握了自己正在查什么。
也许不是全部,但至少知道方向,伪造文件、资金异常、亲属开户。
这意味着内部有消息泄露。
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神已沉静如水。
不能指望绝对安全的环境,只能加快节奏。
证据链必须更快闭合,反击必须更精准。
他打开另一个加密文档,开始整理新的线索清单。
第一条是“hdb-zx-o”绿色通道代号的使用记录;
第二条是省级专网ip段o的权限归属;
第三条是“土地协调办公室”撤销前的最后一批审批档案。
这些都不能通过常规渠道调取。
他需要绕开系统监控,从边缘入口切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桌上的电话又响了。
他没立刻去接,而是先退出所有敏感页面,关闭u盘连接,才起身拿起听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