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怕担责,但怕担不该担的责。”
李达康没再说话,只低声说了句:“别拖太久。”随即挂断。
孙连城放下听筒,手指在桌沿轻敲两下,转身拉开抽屉,取出一张内部审批流转单,
填上“关于丁副市长出境权限复核事项”,归入待办卷宗,封面朝上放在案头最显眼位置。
十分钟后,区政府办副主任敲门进来。
“区长,您找我?”
“有三件事要办。”孙连城坐回椅子,
“第一,给财政局函,要求补充丁副市长所涉项目的资金闭环报告,注明‘需含第三方托管账户明细’;
第二,联系审计局,对近五年与其相关的土地出让金流向做二次核验,强调‘穿透式审查’;
第三,以区政府名义向市政法委正式函,请求书面明确‘高风险预警’的解除条件与时限。”
副主任记下要点,犹豫道:“这些流程……会不会太细了?万一上面问起来……”
“越细越合规。”孙连城打断,“每一步都要留文、留痕、留签收记录。
尤其是审计局那边,必须让他们出具正式意见书,不能口头答复。”
“明白。”
“还有,所有材料汇总前,一律标注‘待补全,暂不归档’。”
副主任点头退出。
办公室重新安静下来。
孙连城打开电脑,调出政务协同系统,在“跨部门协作平台”提交了三项联合审批申请,
每一项都设置了最长处理周期,七十二小时。系统自动生成受理编号,进入等待状态。
他关掉页面,拿起手机,拨通周主任号码。
“风向未变,按原计划续火。”
电话那头只回了一句:“知道了。”
通话结束。
他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对面墙上挂着的日历。
今天是周三,距离丁义珍原定航班已过去六小时。
人没走成,但也没动。
这种僵持,正是他需要的时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下午两点十七分,秘书再次敲门。
“丁副市长来了电话,说想跟您当面谈谈审批的事,看能不能加个急。”
孙连城低头看着桌上那份刚刚打印出来的《风险预审建议书》,封面上“建议暂缓推进”几个字清晰可见。
“告诉他,我下午三点要开财政调度会,四点半之后有空档。”
“他说事情紧急,能不能破个例?”
“破例?”孙连城抬眼,
“上次破例是谁签的光明新区环评?
结果污水管网炸了三条街。
规矩坏了,后面全是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