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改了一次。这三轮尝试,每错一次,都会触内部加密协议升级。”
技术员点头:
“这种型号的保险柜,三次失败后会激活自保机制,远程信号屏蔽,除非用专用工具破拆。”
“多久能打开?”
“最快也要四十分钟。而且不能在现场强拆,得运回技侦中心,在防干扰环境下操作。”
孙连城沉默片刻,下令:
“封锁现场,任何人不得靠近保险柜。
安排装甲车转运,全程双人看守,录像备份。”
“是!”
指令下达后,指挥室陷入短暂静默。
原本以为能一举拿下关键证据,结果却被一道数字拦住去路。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说不出的滞涩感。
孙连城摘下眼镜,用指节轻轻按压眉心。
他想起三天前,妻子坐在餐桌旁无意提起:
“丁义珍喝多了说,这辈子最得意的事,不是当上副市长,而是没人能拿到他真正的底牌。”
当时他没在意,以为是醉话。
现在想来,那是炫耀,也是警告。
“把刚才丁义珍那两次笑的表情截下来。”他忽然说,
“送微表情组,重点分析嘴角上扬角度和持续时间。”
技术员愣了一下:“您怀疑他在传递信息?”
“他不怕被捕。”孙连城重新戴上眼镜,目光冷了下来,
“他怕的是有人打开那个柜子。所以他才笑,他在赌我们打不开。”
这话落下,频道里一片肃然。
就在这时,对讲机响起:“指挥中心,前线现新情况。”
“讲。”
“保险柜背面贴着一张标签纸,撕掉一半,剩下几个字,
‘密钥在……’后面没了。”
孙连城猛地坐直:“拍清楚,传回来。”
图像几秒后出现在主屏。
泛黄的便签残片,墨迹略晕染,确实写着“密钥在”,之后的部分被撕去,边缘不齐,像是仓促下手。
“不是打印,是手写的。”技术员放大细节,
“笔迹和丁义珍平时签字风格一致。”
孙连城盯着那几个字,脑中飞运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密钥不在密码本身,而在别处?
还是说,这只是个误导?
他忽然想到什么:
“查一下机场调度科周主任,有没有参与过设备安装或维护记录?
尤其是这类保险柜的布设流程。”
“正在调档案……有了。”技术员翻出资料,
“去年六月,周主任带队完成过一批老旧设备更换,其中就包括这款保险柜的初始化设置。”
孙连城眼神一沉。
人质认识打电话的人。
周主任经手过保险柜安装。
密码关联儿子出国日。
三条线,隐隐交汇。
“通知审讯组,等丁义珍做完身体检查,立刻提审。”他站起身,声音沉稳,
“先问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