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孙连城点头,“不是我一个人说,是每一个看过证据的人都来说。他们封不住所有人的嘴。”
“可普通人愿意信吗?”
“只要看到东西,就会信。”他说,“数字不会撒谎。”
两人正说着,门口一阵骚动。一个工人冲进来:“王文革回来了!”
孙连城猛地抬头。
王文革站在门口,衣服脏了,脸上有擦伤。他没看别人,径直走到孙连城面前,从怀里掏出一部旧手机。
“给你。”他说。
孙连城接过手机,开机。
相册里有三段录音,文件名分别是:“行长谈话”、“赵秘书通话”、“审批会议”。
“哪来的?”他问。
“行长办公室隔壁的储物间。”王文革说,“那天我躲进去,录下来的。
本来想当护身符,后来……被人现,追了我三天。”
孙连城看着他手臂上的新伤。“所以你消失了?”
“嗯。”王文革低头,“对不起,之前没及时交出来。”
“现在交也不晚。”孙连城把手机放在桌上,“这些能补上最后一块拼图。”
郑西坡急问:“要不要现在就传出去?”
“不。”孙连城摇头,“先核对内容。等晚上八点,全网流量最高的时候。”
“为什么是八点?”
“那时候大家下班回家,有时间看新闻。”他说,“一条热搜顶不过万人转。我们要的是刷屏。”
计划定下后,指挥部转入静默状态。
审计组带着王文革的手机去核对录音,郑西坡组织工人分批打印证据材料,每份都附上原始文件编号和比对说明。
孙连城坐在桌前,反复检查即将布的文档包。
里面有银行流水、特批记录、影子账本截图、股权结构图,还有王文革提供的录音文字稿。所有时间线严丝合缝。
六点十七分,热搜还在酵。“孙连城区长涉嫌骗贷”话题阅读量突破两亿。
城市银行官微再次文,称将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
孙连城看了眼时间,起身走到门口。记者们还没走,仍在采访工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走过去,对着镜头说:“一小时后,我会布一组文件。如果其中有任何一处造假,我当场辞职。”
说完就走,没给提问机会。
七点五十五分,指挥部所有人到位。
电脑连上投影,文档包上传至多个平台预备通道。
孙连城站在星图前,手里拿着u盘。“八点整,同步送。内容包括全部证据,以及一份公开信。”
郑西坡问:“信里写什么?”
“不说愤怒,不说委屈。”他说,“只说事实。谁做了什么,什么时候做的,留下了什么痕迹。让每个人自己判断。”
倒计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