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清穿之宫斗计划 > 延胡索和茶叶相冲(第1页)

延胡索和茶叶相冲(第1页)

延胡索和茶叶相冲

後妃惹恼皇太後导致太後娘娘在宁寿宫大发雷霆的消息第一时间被报到乾清宫,还有各皇子和公主的住处。

除了德妃的亲儿子四阿哥胤禛丶十四阿哥胤禵丶养子十三阿哥胤祥女儿九公主可能想着怎麽帮德妃在太後面前说话外,包括太子在内的皇子皇女们,只对皇太後发脾气的原因进行分析…

永和宫的德妃娘娘不像是不会说话的能惹恼皇祖母啊…难不成九公主真的留京嫁人?!

这可太意外了…所以本以为养在膝下的孙女会和亲科尔沁的皇祖母正好借机发挥,不过宣妃娘娘是个可以打配合的聪明人吗?

宁寿宫借机朝德妃发难的可太巧合了,一点也不符合宣妃对外的形象,所以皇祖母或者低调过活的苏麻拉姑指点了宣妃?

还是蒙古利用公主是否和亲草原的事情试探大清对蒙古的态度…大清和狼子野心的噶尔丹必有一战,八旗需要蒙古的地方多得是…

德妃娘娘怎麽这麽沉不住气!自己女儿得益忍不住炫耀,你也避着点人,怎麽就让後宫里的蒙古势力知晓了…

这不是给大清添乱!

不过皇阿玛对德妃娘娘真不一般,九公主都没有到适龄成婚的年龄,就早早的打算,更是将心思透露给生母德妃知晓…

被皇宫衆人猜测的康熙阴沉着脸摔了朱批,“把事情经过详细重复一遍”

不起眼的小太监将发生在宁寿宫的事情一字不差的重复着,甚至模仿了各人的表情。

挥退了暗卫,康熙喝了口碧螺春,“李德全,前往永和宫宣旨,德妃不敬太後,禁足三…禁足一月,罚抄孝经三百遍”

“奴才遵旨”

李德全接口谕带着手下的太监前往永和宫,康熙继续批着奏折,晚膳时间才进宁寿宫安抚嫡母。

而趁着康熙还未对宁寿宫宣妃有任何责罚,整天礼佛几乎闭门不出的苏麻拉姑深深看了眼宣妃後,立即让太後宣居住在京城的蒙古王爷和福晋们进宫,务必在消息传到宫外彻底变味前掐死谣言,提前和蒙古王公解释,免得影响大清和蒙古之间的关系…

因此进宁寿宫准备和嫡母一起用晚膳并亲自教导几次出口成祸惹事宣妃的康熙,一进门看到就是跪下请罪的宣妃,亲自下厨的苏麻拉姑,以及怀念英明的婆婆自嘲自己不聪明帮不上皇上忙还添乱的嫡母…

康熙对宣妃和嫡母有再大的意见,在得知苏麻拉姑已经善後的情况下,也发不出来了…

回乾清宫後还专门下旨赏赐蒙古各王公贵族,尤其是科尔沁亲王,在康熙的授意下九公主的婚事明面上不在流传,暗地里当然各自有想法,至于什麽时候再闹到台面上,就看九公主驸马花落谁家了…

德妃被禁足1月的消息迅速在後宫传开,不少宫妃皱着眉头——禁足一个月,这处罚太轻了,皇上对永和宫德妃的宠爱,可太过了,大不敬之罪,就轻轻放过了?

惠妃坐在躺椅上陪着孙女们泡脚,边晃动椅子边想,後宫里德妃的命是最好的,虽然是包衣进宫当宫女但没敢多久便入了皇上的眼,成了妃子後盛宠不衰,没有拉下一次後宫晋位,甚至被单独册封嫔,将来康熙晚年,其馀皇子出局的情况下,只有她的两个儿子成了皇位继承人…

包衣成了圣母皇太後,让多少八旗贵女留下羡慕嫉妒的眼泪,惠妃偏头看偏殿,若不是她有充足的证据可以认定康熙的白月光是良贵人,真的要怀疑乌雅氏才是康熙的真爱了!

就是不知道面对後宫里充斥着“皇上偏爱永和宫德妃,哪位娘娘都比不上”的小道消息,真正被皇上放在心里的良贵人,作何感想…是不是还能忍得住,明面上或者暗地里,做点什麽,向康熙讨要一点…

比如儿子的爵位,自己的位份…

惠妃不去猜测康熙金口玉言对嫡母“大不敬”的德妃,为何只禁足一月,左右德妃被禁足多久都不耽误惠妃实施拉拢钮祜禄贵妃的计划。

且多了意外之喜让德妃成了衆人口中康熙的“真爱”,女人的嫉妒心是最不可控的,可能不用惠妃做点什麽,良贵人便会注定出击,让後宫的人认识到什麽是帝王真正的爱人…

在延禧宫早睡早起每天陪着孙女们泡脚强身的惠妃,等到了和钮祜禄贵妃聊聊的机会。

虽然这个机会并不算是好消息,钮祜禄贵妃病了且病的有些重,消息能够传出来,按照诸事明哲保身的太医做事管理,钮祜禄贵妃怕是不好了…

贵妃娘娘病了,妃子们自然要备礼上门探望,小答应常在是没有机会进景仁宫的,备上礼物让贵妃娘娘知晓心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