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瞻云就日 > 第63章(第1页)

第63章(第1页)

第63章

庐江回去未央宫,翌日十六尚书台论政拟旨。

共三事,皆为加官进爵之喜事。然当日只有一事顺利通过,乃擢升许蕤为太尉职。剩下任庐江为光禄勋和从三千卫里擢升四人为禁军校尉,只论未决,尚书令温松道是明日再论。

十七大雪,温松称病未来尚书台,乃尚书左丞温冶主持论政,随同而来的是大司农封珩的卷宗,从“节官制”啓奏,不同意禁军五校尉改成八校尉。因温松连日未曾出现在尚书台,这事便暂且搁置。

十九这日,御史大夫入尚书府探望尚书令。

这般私服而来,已是时光荏苒,多年前场景。

那会温颐还活着,多来都是他来迎他。後来温松迎他多一点,乃因温颐染了五石散不肯见人。

如今,温颐辞世,温松卧榻,庭院落雪茫茫,物是人非。

薛壑被侍者引去温松书房,有一瞬驻足回顾府邸,面上浮起一点虚无的笑意。

“薛大人稀客。”入屋时,温松正持着蜡烛在铜雁灯台旁点灯。

“晚辈见过温大人。”薛壑持礼问安。

温松穿一身靛青直裾,精神尚好,专心点着雁尾一排灯,直待二十七盏全部亮起,方擡眸看年轻人,“老朽与薛大人同朝为官,又都在三公位上,薛大人不必如此大礼,坐吧。”

“今日大人若是与我以同僚身份相见,那我这会就可以出府弹劾大人了。”薛壑笑了笑道。

温松未言只多看了他一眼。

薛壑笑意不减,“大人精神矍铄,毫无病态,却称病不上尚书台。往小了说是怠政,往大了说是欺君。”

温松闻言,哈哈大笑,手中烛火明灭。薛壑在旁陪笑。

一阵笑声过去,温松静下,冲他招手。

“你来。”到底上了年纪,温松气息微喘,将蜡烛递给他,“既称一句晚辈,我受了,你去帮我将雁头的灯点亮。”

薛壑恭敬接过,走到雁头处,观察了一番。敲击雁首颅顶听声,确定雁头中空。于是摸索雁首发现暗扣,遂将颅顶掀开取出灯油碗盏,持烛点亮,後置灯碗于颅中。他心中有数,下手便稳,待火起焰直,方阖了盖。

顿时雁眼明亮生辉,雁活如飞。

温松静静看着,眼底皆是欣慰的光,“你来何事,且说吧。凡我能做,自满足你。”

薛壑始终恭谦,饮过一盏茶,将话都说了。

温松颔首,“这就是一句话的事,但後续还得看陛下,毕竟决定权在她手中。”

“大人助我开端便已足够。”薛壑拜谢离开,至门边,忍不住回首道,“我原不曾想过,您会应得这般爽快的。”

温松满头银丝如雪,眉宇间风刀霜剑过,目光从青年身上落到灿亮的雁首上,“你心宽手稳,知进退,顾大局,不比温颐心浮气躁连盏灯都点不亮,我很放心。”

薛壑垂眸,“您谬赞了。”

腊月廿,除中央官署外诸府衙接连闭府,仅馀二三还在论政的衙署。

尚书台便是其一。

这日先定下了西北道徐丶衮丶冀三州州牧的人选,同时由抱素楼处从新政中择出相关学子出任二百石官职前往赴任。其中青州之地最为关键,州牧一时未定,只将其他属官进行调整和填补。

尚书令不在,卷宗最先呈到尚书左右丞两人手中。温冶翻阅名单,落笔圈上数个名字,邱敏丶钱方丶陆央丶陆岸……盛珉。

因为诸人都盼着早些闭衙封笔,心思都在除岁迎新上,人员的审核便也没有那麽严苛,右丞略微看过,皆是身世清白丶才学有成之人,当下复核通过。

如此剩得光禄勋丶禁军校尉丶青州牧三处未决,当下整理卷宗,一份送去尚书府,一份上呈上林苑。

“青州这块地方,数年历经两次战乱,承华末年又被杨羽一党弄得乌烟瘴气,人员复杂。且那处多水患,又临高句丽。还是得择个年富力强的去,但如今一路数下来,当真没有了。”右丞叹道。

“若只说年富力强,那朝中有的是,问题在于心甘情愿者难找。”温冶叹道,“多来择去了,敷衍个三两年便调回来了。所以方才我看陆岸丶盛珉两人都是青州当地人,方择了上去先备着。”

“初任官员不是有明文规定,未防官官相护,三年内不可祖籍任职的吗?”薛均闻言忙看那卷宗,翻阅这二人背景。

“是有这规定。”温冶不疾不徐道,“但以往也有过特例。如今便是特殊时期,左右都不知何人任青州牧,大半的官员都是各地调任,这两人便也谈不上‘官官相护’了。”

温冶此番特意有此一提,若是诸人坚持反对二人任命,曹渭处他也好交代;若都不反对,他日若出万一,左右今日是一起商讨过的,罪不到他一人身上。

果然,当下诸人默了一会,都未再言语。

唯有右丞又提了句,“朝中实在无人,我的意思是,要麽还是从青州当地官员中擢升,要麽平调其他州牧来治理,譬如雍丶凉等地的州牧,皆是能力强丶经验足的老臣,可放心任用。”

诸人议论一番,散会各自回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