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恋爱剧本高甜 > 第2章 强制共栖(第1页)

第2章 强制共栖(第1页)

陆凛没有回自己在市局的临时宿舍,而是直接驱车来到了位于城西的一个老旧小区。这里是他私下租下的一个安全屋,或者说,一个能让他暂时脱离“陆警官”身份,回归“孤狼”本性的巢穴。

房间陈设极其简单,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冷硬得像军营。他脱下沾染了尘土与汗味的t恤,走进浴室,任由冰冷的水流冲刷着肌肉虬结的身体,试图洗去连日追捕的疲惫,以及……方才在陈局办公室积攒的一肚子火气。

“闻劭……”

水流声中,他无声地念出这个名字,眼前浮现出那双洞察一切的、乌鸦般的眼睛,还有那副令人火大的、游刃有余的姿态。

麻烦。巨大的、不可控的麻烦。

他习惯于独自狩猎,或者带领同样训练有素的队员,像狼群一样协同作战,依靠的是绝对的信任、默契的战术手势和无需言明的战斗本能。而现在,上面硬塞给他一个需要他分心去“保护”、去“解释”、甚至可能随时会跳出他战术布局的“不稳定因素”。

更何况,这个因素还极其擅长用言语挑开他习惯性封闭的内心,用一种他厌恶的方式,窥探他不想为人所知的情绪。

冷水也无法完全浇灭心头的躁郁。陆凛关掉水龙头,扯过毛巾胡乱擦着头,走到客厅唯一的沙前坐下,拿起被他扔在茶几上的那份关于“法官”的薄薄案卷。

他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在案件上。

第一个受害者,张奎,曾在一起交通肇事案中醉酒驾驶致一人死亡,但因证据链存在瑕疵且赔偿到位,最终判三缓四。一个月前,被现死于自家车库,尸体被精心摆放成跪地忏悔的姿势,胸口插着一柄仿制的法官小锤。现场干净,没有指纹,没有鞋印,没有毛。监控在案时段恰好“故障”。

第二个受害者,李梅,曾是一起校园霸凌事件的施暴者之一,事件导致受害者重度抑郁退学,但因未满十六周岁未承担刑事责任。两周前,死于公寓卧室,同样跪姿,同样的小锤。现场同样一尘不染,监控同样失灵。

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人,共同点是都曾卷入法律未能给予“应有”惩罚的案件。凶手在代替法律“执行正义”,并且拥有极强的反侦察能力,对警方的调查流程似乎非常熟悉。

陆凛的指尖划过现场照片上那柄冰冷的小锤。这不是激情杀人,而是有预谋、有仪式感的处决。凶手冷静、缜密、自负,享受这种扮演“上帝”或“法官”的感觉。

他闭上眼,试图在脑海中构建凶手的行动轨迹。选择目标、跟踪、寻找时机、潜入、控制、处决、清理现场……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时间、耐心和知识。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罪犯。

如果是他独自调查,他会从受害者的人际关系、可能的仇家、以及能够接触到监控系统和现场清理工具的人员入手,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排查。这是最笨拙,但在缺乏线索时往往最有效的方法。

但现在,他有了一个“顾问”。一个据说能看透人心,能通过行为模式勾画凶手肖像的侧写师。

陆凛蹙紧眉头。他对此持保留态度。人心是最不可测的东西,建立在假设和概率上的推测,在子弹面前不堪一击。

就在这时,他的私人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个陌生的号码,来的短信,内容言简意赅:

「明早八点,市局法医中心,第二名受害者李梅的二次尸检。建议参加。另,车库跪姿并非完全忏悔,更可能是模拟法庭上被告席的位置。——闻劭」

陆凛盯着这条短信,眼神锐利。

他并没有告诉闻劭他的联系方式。对方显然通过某种渠道轻易拿到了。这种被轻易“侵入”私人领域的感觉,让他非常不悦。

而且,“模拟被告席”?他从现场照片里只看到了凶手的仪式感和对受害者的羞辱,闻劭却从中读出了更深层的场景构建?

他手指动了动,想直接删除短信,或者回一个“没必要”。但理智阻止了他。无论他多么排斥这个搭档,案件本身是第一位。任何可能的线索,哪怕来自这个“乌鸦”,他也不能因个人情绪而忽视。

更重要的是,他倒要看看,这个闻劭,究竟是真有本事,还是只会夸夸其谈。

---

次日清晨七点五十分,陆凛那辆黑色的越野车如同它的主人一样,带着一股生人勿近的气势,精准地停在法医中心门口。

他依旧是那身便于活动的黑色作战服风格的便装,只是换了一件干净的。走进冰冷的、弥漫着消毒水和福尔马林气味的走廊,他的脚步声在空旷的环境里显得格外清晰。

法医办公室的门虚掩着。陆凛推开门,就看到闻劭已经在了。

他今天换了一件深蓝色的细格纹衬衫,袖子一丝不苟地挽到小臂,露出白皙的手腕和一块设计简约却价值不菲的腕表。他正微微俯身,看着办公桌上摊开的几张现场照片,神情专注,指尖无意识地在照片边缘轻轻敲击着,像乌鸦在啄食前的试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到开门声,闻劭抬起头。看到陆凛,他脸上没什么意外的表情,只是那双琥珀色的眼睛在陆凛身上停留了一瞬,仿佛在确认什么,然后淡淡地点了下头:“很准时,陆警官。”

陆凛没理他,径直走到办公桌前,目光扫过那些他早已看过无数遍的照片。“有什么新现?”他问的是在场的老法医,直接无视了闻劭。

老法医推了推眼镜,对这两位之间古怪的气氛有所察觉,但还是专业地回答:“二次尸检确认,致死原因是心脏贯穿伤,凶器就是那柄小锤,但锤头经过特殊打磨,非常锋利。两名受害者都是在死后被摆成跪姿的,死亡时间与姿势固定时间有大约半小时到一小时的间隔。”

“死后才摆放?”陆凛捕捉到这个细节,“凶手有充足的时间清理现场。”

“是的。而且,”老法医补充道,“我们在李梅的指甲缝里,现了非常微量的、不属于她的物质。初步检测是一种混合了石英、长石和少量云母的……灰尘,很常见,但成分比例有点特殊,像是某种特定的工业环境或老旧建筑内部的积尘。”

“灰尘?”陆凛皱眉,这范围太广了。

“不仅仅是灰尘。”闻劭突然开口。他拿起一张李梅尸体的近距离照片,指向她脖颈处一个不太明显的、已经变得青紫的压痕,“看这里。除了勒毙时绳索留下的痕迹,在甲状软骨上方,有一个轻微的、新月形的皮下出血点。”

陆凛凑近了些。那个痕迹非常细微,在尸斑的掩盖下几乎难以分辨。

“这能说明什么?”他问,语气依旧生硬,但带着探究。

“说明凶手在控制受害者时,用了某种特殊的手法。”闻劭的指尖虚点在照片上,“不是单纯从背后勒颈。他可能站在受害者面前,用前臂或某种工具,压迫其喉部,同时用另一只手固定受害者的头部。这个新月形的痕迹,很可能是指甲,或者是工具边缘留下的。”

他抬起头,看向陆凛,眼神锐利:“凶手在享受这个过程。他不仅要在肉体上消灭目标,还要在精神上完全压制他们。他迫使受害者仰视他,就像被告在法庭上仰视法官。他在重现他心目中的‘审判’场景。”

“至于那些灰尘……”闻劭顿了顿,走到旁边的白板前,拿起笔,快写下了几个关键词:「仪式感」、「控制欲」、「熟悉司法程序场景」、「可能有建筑、装修或清洁相关背景」、「自信到近乎傲慢」。

“现场清理得如此彻底,却意外在指甲缝里留下了灰尘。李梅有挣扎,但幅度不大。这灰尘可能来自凶手自身,也可能来自第一现场——某个我们还没找到的,凶手用于囚禁或进行‘审判’准备的地方。那里,很可能堆积着类似的、成分特殊的灰尘。”

他的分析条理清晰,将细微的物证与凶手的心理状态连接起来,勾勒出一个远比案卷上干瘪描述更为立体和危险的凶手形象。

陆凛沉默地听着。他不得不承认,闻劭的观察力和联想能力确实惊人。那些被他忽略的细节,在闻劭的解读下,仿佛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所以,你的结论是?”陆凛问,语气缓和了微不可察的一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