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久生情的研究报告
陈墨x林晓阳
------
林晓阳一直认为,自己对陈墨的感情,就像培养皿里的细菌——在没人注意的时候悄悄生长,等现时已经遍布了整个培养基。
这个比喻是陈墨教他的。当时陈墨正在解释为什么医院食堂的隔夜菜不能吃,顺手画了个细菌生长曲线图。林晓阳盯着那张图,突然福至心灵:“我对你的喜欢就是这样!一开始只有一点点,后来就指数级增长!”
陈墨推了推眼镜,耳根微微红,但语气依然专业:“从生物学角度,那叫做‘日久生情’。”
他们的关系确实是这样开始的——日复一日的相处,不知不觉的靠近。
起初只是同事间的互助。陈墨会为值夜班的林晓阳留一份点心,林晓阳会在陈墨忙得忘记吃饭时,强行把他拉出药房。后来,这种互助变成了习惯,习惯又变成了期待。
转折点生在一个雨夜。林晓阳因为照顾一位情绪不稳的病人,下班时已经快午夜。雨下得很大,他站在医院门口愁怎么回家,却看见陈墨撑着一把大大的黑伞站在那里。
“顺路。”陈墨当时是这么说的。
但林晓阳后来才知道,陈墨的家根本不在那个方向。
那之后,一切都变了。一起吃宵夜变成了约会,周末一起去科技馆变成了恋爱行程,就连工作中偶然的对视都带着不一样的味道。
“所以我们这算是在一起了吗?”某次一起值夜班时,林晓阳终于忍不住问。
陈墨从药剂清单上抬起头,表情严肃得像在分析药品成分:“如果你问的是是否建立了排他性的浪漫关系,那么答案是肯定的。”
林晓阳眨眨眼:“说人话!”
“是的,我们在谈恋爱。”陈墨的嘴角微微上扬。
同居的决定做得很自然。林晓阳的租约到期,陈墨的房子离医院更近,而且“从经济学角度,分摊房租能提高双方的可支配收入”——这是陈墨的说法。
“其实就是想天天见到我吧!”林晓阳一边把自己的宝贝漫画书搬进陈墨家,一边得意地戳穿他。
陈墨没有否认,只是默默在书架上为那些漫画腾出了位置。
同居生活比想象中更和谐。林晓阳的活泼填补了陈墨过于安静的世界,而陈墨的条理则治好了林晓阳的马虎。虽然偶尔也会有摩擦——比如林晓阳总是把袜子乱扔,而陈墨对物品摆放有近乎偏执的要求——但他们总能找到解决办法。
“你知道吗?”一次,林晓阳看着陈墨认真给垃圾分类的背影,突然说,“我以前觉得你像个机器人,什么都要分析、计算。”
陈墨转身,挑眉:“现在呢?”
“现在我知道,”林晓阳从背后抱住他,“你是用整个宇宙最复杂的程序在爱我。”
陈墨沉默片刻,然后轻声说:“那是因为你值得最好的算法。”
沈屹和白夜的婚礼后,林晓阳莫名有些焦虑。倒不是嫉妒,而是被那种郑重其事的承诺震撼了。
“墨哥,你会想结婚吗?”某天晚上,他窝在沙里,状似随意地问。
陈墨从医学期刊中抬起头:“从社会学角度,婚姻是一种法律和社会认可的伴侣关系。如果你问的是我是否愿意与你建立这种关系,那么”
“说人话!”林晓阳把一个抱枕扔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