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七零文工团日常 米花白txt > 第69章 盖房与备战高考 小插曲(第1页)

第69章 盖房与备战高考 小插曲(第1页)

第69章盖房与备战高考小插曲

盖房难,分房更难,怎麽办?也不上班了,召开全体职工大会。

会上,关百钺说了:“昨天大家的议论,我和四位副厂长都听了,觉得大家说的有道理,按照大家提到的工龄丶是否双职工以及人均住宅面积,做了个综合的评分,评分方法在通知里也写了,每个人多少分也都标出来了,得分高的一百二十户,就是能分到房子的。大家要知道,奶粉厂建立至今,还不到五年,能争取到建家属院,已经是我厚着脸皮跑粮油公司跑下来的。僧多肉少,只能这麽办。”

“不行,人均住宅面积的权重应该更大,毕竟面临的困难是实实在在的嘛,其他什麽工龄。。。。。。”

那分到房的一百二十户不愿意了,有人跳起来反驳:“我看目前的分房策略就很合理!人均住宅面积低怎麽了?那又不是奶粉厂的错!关厂长也说了,奶粉厂建立还不到五年,大家最年轻的也十八了,住宅面积低也不是奶粉厂造成的。。。。。。”

吵吵嚷嚷的,就快打起来了,还是洪常胜带着保卫科的拦着,才让大家没动手。关百钺拍拍话筒,十分无奈的样子:“大家应该知道,领导为大家争取盖房,是有风险的。哪次分房不得闹出事儿?可我和四位厂长还是争取了,为什麽的?还不是为了大家着想!觉得大家都不容易,想为大家解决困难。”

说着叹口气:“这样,这次去争取地皮呢,我跟粮油公司的人一起多要了些。奶粉厂西边,到原来的青江市东城墙这一带,目前都划给了咱们。没分到房子的人家,都可以申请一份宅基地,咱们自己建房。至于砖瓦这些,厂子里可以帮着盖个砖瓦窑,咱们自己烧砖,申请盖房的职工,都可以优先按照市价购买。当然,其他的,就得大家自己想办法了。。。。。。”

大的会议室里一下子就嗡嗡开了,不过乐意的并不多。

自建房哪儿有那麽容易!盖房子只需要砖瓦吗?那木料丶水泥甚至钢筋,不都要用到?还有人工,就算请熟人来帮着干,不得请客吃饭啊。另外,自建房的供暖丶供水怎麽解决?青江的冬天冷起来,夜里能到零下二三十度,没有暖气,那是真能冻死人的。

这个要是解决不了,冬天里光是煤炭,就不少花钱。很多住在大杂院的职工,先就不乐意了。嚷着住楼房,不就是觉得楼房有暖气丶有自来水和卫生间嘛,如今自己出去盖房,又花钱又得不了好,没一个人愿意。

鲁帆就递话了:“分到房的人家,可以放弃楼房,申请宅基地吗?”

人群嗡一下炸开了。鲁帆可是在分房名单里的!他目前是车间的一名技术工人,和顾云岚又是双职工,分到房很正常。

就有人动心了,鲁帆放弃了,其他人不就有可能分到房了?放弃的越多,他们分到房的几率越大。有人立马开口:“当然可以,每个人对住房的要求不一样,不能让大家都喜欢住楼房嘛。有些人就觉得平房加小院子宽敞,那就应该让这些人申请宅基地嘛。”

陶勇手下的一个兄弟气哼哼地站起来:“那要是建房了,房子属于谁?我辛辛苦苦花了钱盖房,然後房子还属于奶粉厂,这可不公平。”

这话一出,有那觉得平房加院子宽敞的,这时候也不说话了,纷纷擡头往台上看。

关百钺笑眯眯的,望着那名姓刘的副厂长:“刘大哥,我临时想到一个解决办法,没在领导小组讨论,不知道这时候说出来可不可以?”

刘福厂长呵呵笑了两声,他算是看出来了,今儿就是关百钺丶鲁帆和陶勇安排的一出戏,他不过是观衆罢了。他往後面的椅背上一靠,脸上笑眯眯的,眼底却没一丝笑意:“说嘛,都是厂里的职工,有什麽不能让大家知道的?就算不成熟,说出来大家一起参谋,也能化腐朽为神奇嘛。”

说话带刺就是常规操作,关百钺作为一个大度的人,自然不会放在心上,他笑了笑,拍拍话筒:“咱们厂目前还有一百一十二户没分到房子,对于这些人,我提出两种方案,大家讨论讨论。

第一种,厂里出钱,帮着盖自建房,这种呢,我叫他厂建房。对于这部分房子,産权属于厂里,大家只有居住权,没有买卖权,房子还属于厂子,是厂子的资産。平房嘛,不需要钢筋,咱们用木头代替,也不需要多齐整的木头,周围农村那些够不上收购标准的,咱们都可以用厂子的名义收购上来,这样房子的整体造价会降低很多。

面积一间按六十平算,职工可以申请租住一间这样的房子,水暖自然能帮大家解决,跟楼房一样,每个月从工资划出去一部分,作为房租和水电暖气费用。当然,要是觉得一间不够,想多租的,就得多出一部分钱,这个大家自己考虑。

第二种,我称它为职工自建房,就是说,房子得工人们自己盖,厂里不会出一分钱。盖出来之後,厂里帮着大家办産权证,房子就是属于大家的,有居住权也有买卖权。当然,每个月还需要给厂里交水暖电费用,其他都不需要交。目前厂里的资金有限,我还是希望有能力的人家,都申请盖职工自建房,为厂里解决困难嘛。”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哗啦啦议论开了。这个提议好吗?那是太好了,很多人都打上了厂自建房的主意。虽然六十平也不大,跟楼房没什麽差别,可平房能改建啊,随便往出搭个窝棚,就能当厨房,里面可都是住人的了。而且想住楼房为啥的,还不是冲着水电暖去的,要是平房也将这些问题解决了,那住平房,说不得还真比楼房舒服。

关百钺乐呵呵看着,小声问四位副厂长:“我这个提议,大家要是有不同的看法,都可以提出来。”

刘副厂长呵呵笑了两声,谁敢有意见?没看职工脸上的笑嘛,今儿他敢说一句不同意,明儿就不用来厂子了。

其他三位副厂长本就是和关百钺合作老了的,哪里会反对。职工还没议论好呢,厂领导小组先就通过了这项决议。

等职工们议论的差不多了,关百钺拍拍话筒:“好了,大家回去好好想想,明天下班前去厂办主任那里报名,申请楼房丶厂自建房和职工自建房的,都说清楚,统计好了咱们再统一规划家属院。”

有职工问了:“那楼房不盖了?”

关百钺笑:“这个要看大家的报名情况了,统计之後再说。”

就这麽的,在这个大家都迷茫着不知道该干什麽的时间点,奶粉厂因着盖房的事儿,没人再关注那些空中楼阁,都谋划着眼下一亩三分地的事儿呢。

奶粉厂的很多职工,都是粮油公司的子弟,事情一出,之前的榨油机械厂和方便面厂都找来了,不外乎都是家属院的事儿。

榨油机械厂的孙厂长说了:“关老弟,这厂子可是你一手建起来的,不能有了新人忘了旧人吧?厂里的职工住房也困难,都等着解决呢。”

方便面厂的厂长也哭穷:“虽然走了军需的路子,赚了些钱,可都用来扩大厂房了,真没钱盖家属院。老厂长啊,您这事儿一出,大家都闹开了,都问我们钱花哪儿了,您瞧这事儿闹的。我不管,您是老厂长,这事儿您不管也得管。”说到最後,竟是耍起了无赖。

关百钺也没办法啊,只得将怎麽办到的一五一十说了:“奶粉厂在市郊,盖房的地好圈。你们要是不介意,也去粮油公司那里,在东郊这一片圈地。正好人多了,咱们可以组成一个生活区,说不得还更方便呢。”

两名厂长砸吧砸吧嘴,心里犯起了嘀咕。再怎麽说,这里也是郊区,职工能愿意?奶粉厂的人没意见,那是因为厂子就在左近,住在这里上班方便。可机械厂和方便面厂在市里,住在东郊然後每天天不亮,蹬着自行车去市里上班,下班再呼哧呼哧镫回来,谁愿意?

关百钺都替他们着急:“有没有想过将厂子搬到东郊这里?一来,这里离煤矿近,买煤方便,现在做什麽离得了煤炭?二来,市区的地皮珍贵,机械厂那片地,就是想扩大厂子,都不够吧?郊区就不一样了,来了咱们就圈地,厂房能扩大一倍不止。三来住房问题也顺便解决了。一举三得的事儿,你们好好考虑考虑。”

两名厂长没当场答应,都说会认真考虑的。等送走了人,洪常胜都忍不住发了脾气:“一个个的官迷,这是想着在市区住着,离领导们更近,升迁什麽的也更方便。哥,你就多馀替他们着想。”

关百钺摆摆手:“话不是这麽说的,那两个厂子毕竟是我建的,厂里的大部分职工也都是我招进去的,不能看着他们作难。等等吧,要是搬来,咱们就帮把手,要是有别的考虑,那我也有心无力。”

送走这两位厂长,奶粉厂的统计工作也做好了。跟原来设想的差不多,大多数还是想住楼房和厂自建房,只有十八户申请职工自建房,还大部分是领导,其中就包括鲁帆和顾云岚一家。想住楼房的不足八十户。

如此,只能盖一栋楼,解决六十户的住房问题,剩下一百五十多户,都盖成厂自建房,一排十户的这麽盖,资金上是能承受的。

这麽一安排,不说人人满意吧,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说了这届领导的好话,特别是关百钺,一时达到顶峰,就算刘副厂长想抓把柄,这时候也不好下手了。

冬天是不能动工的,不过挡不住大家的热情,每天都来看一遍空地,畅想着之後这里房屋林立的画面。就连关家康和梁秀英都来看了一遍,对于儿子的事儿提出了表扬。

关家康十分欣慰:“能将棘手的事儿,处理的人人都拍手称好,这不仅是动脑子了,更是用心了。好,爸以前还担心你做顽主没正形,没想到我儿子如今不仅走上了正道,身居高处,还能替下面的人着想,好,好!”

梁秀英忍不住哼了一声:“我儿子怎麽可能没正形。当初做顽主,怕也是青江市最仗义的顽主!”

章清云没来,本来是在家看孩子呢,灿灿还不到三个月,不好抱出去吹风。如今却不在家,干啥去了呢?这不是苗盼儿生了嘛,十二月末,生了个快七斤的大胖小子,喜得陶勇当天就来家里报喜。恰巧关百钺不在,章清云只得抱着灿灿,去陶家看望苗盼儿。

苗盼儿属于晚上突然发动,没来得及去医院,就在家生的,如今自然也在家休养。进入産房,章清云愣了,替苗盼儿收拾床褥丶给小孩儿换尿布的,不是牛桂兰是谁?

笑着打了招呼,牛桂兰咧开嘴,热情地跟自己家一样:“清云来了?快看我家这外孙,长得可俊了,我就没见过这麽好看的孩子。。。。。。”巴拉巴拉的,嘴上不停,竟真是十分稀罕的样子。

章清云不动声色地挑挑眉,探头去瞧,孩子像陶勇的多些,浓眉大眼的,只怕将来也是个帅小夥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