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课本丶抄课表,等回到家一对,好嘛,关百钺竟然大晚上还有课,还是专业课。一周七天,有三天要上到晚上九点。
章清云觉得不可思议,关百钺忍不住笑:“理工科嘛,肯定没你们中文系轻松。”
轻松不轻松的,大学生涯就这麽开始了。
每天六点起床,这麽早,苏大婶儿不是住家保姆,肯定到不了的,两人六点半出发,先去大院儿食堂买早饭,通常是俩包子之类的,在大院儿里走着就吃完了,出了大院儿再骑车去学校。
中午谁有时间就回来,没时间就呆在学校。一般晚上六点章清云会到家,关百钺有三天得到九点半,其馀时间都能跟章清云一起。
其实和上班差不多,只不过章清云有两年没上班了,乍然这麽着,前两天还有些不适应,不过打着呵欠到学校,连着两天都能看到,路灯下,边读书边跺脚搓手取暖的同学。章清云瞬间觉得,什麽不适应,都是矫情。
看看这些自虐般学习的同学,章清云第三天快速进入状态,成为了极度渴望知识的同学中的一员。
正式上课了才知道,如今的大学,跟後世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中文系三十六个人,分属三个不同的专业,章清云和路秋以及其他六个人,是文学专业,算是中文系的小专业。另外二十人是新闻专业,是中文系的第一大专业。剩下八人是古典文献专业。
三个专业上课,基本固定在中文系的楼里。二楼就是上课的地方,大课在中间的大教室,另外有三个小些的专业课教室,可以分开小班教学。最後还有一间自习室,觉得会的同学可以不听,直接去自习室自习。
三楼有图书室,中文系的同学凭借学生证,可以借阅两本书。当然,一些还属于敏感书籍的外国文学名着,只可以在图书室阅读,不能借出来。不过这已经让知道消息的大家兴奋了,一下课就往图书室跑。
“天哪,有全套的《外国文学名着丛书》!”不知道谁喊了一句,呼啦啦,听到的全跑到三楼的图书室,一时人都快挤不下了。
章清云也去看了,没抢到被後世称为“网格本”的名着系列,只选了两本史书,吕思勉先生的《白话中国史》以及《先秦史》,算是配合着课程借的书。其他同学也都借了,一行人很快又下去二楼上课。
上课的老师呢,从英语老师丶历史老师到政治老师,来来去去的,不停变换,学生们要是想学,可以一整天不挪窝。
当然,这肯定是不允许的,用丁主任的话说,“学的时候该学,玩儿的时候也要拼命玩儿。”起码从课表看,大学里每周还有两节体育课,课程安排也是很合理了。
中午需要去食堂吃饭,青江大学如今只两个食堂,大食堂和小食堂,取名十分朴素,完全按照建筑面积命名。大食堂没凳子,只放了几个圆桌,同学们需要站着吃饭。同时大食堂又兼具了大礼堂的作用,开会丶放电影丶文艺汇演等,都可以安排在大食堂举行。
小食堂就是专门的食堂了,有桌子丶椅子,一般同学们吃饭都是来这里吃。
菜是分等级的,纯素材例如炒土豆丝儿丶熬白菜丶萝卜丝这些,都是五分钱一份儿;小荤,例如西红柿鸡蛋丶麻婆豆腐这些稍微带点儿荤腥的,就得一毛钱一勺了;肉多的就贵了,一毛五一份的有鱼香肉丝丶宫保鸡丁这些;纯肉的例如红烧肉丶四喜丸子,更贵,两毛钱一份儿。这些菜在青江有一个说法,叫硬菜。
吃硬菜的同学不多,大多是一素加一个小荤,最多换成一毛五的肉菜,就这还是比较奢侈的。大部分同学家里条件都不好,想着省下一些,好补贴家里。
不过章清云和关百钺都不是为难自己的人,自然天天有硬菜了。中午去宿舍休息,宿舍已经住满了人,最早来的路秋很自然地成了宿舍长,真正午休的并不多,都坐在床上,翻着从图书室借来的书,孜孜不倦地读。
晚上和关百钺一到家,灿灿就迎上来。一天没见父母,亲香的不行,抱抱这个又抱抱那个的,忙得很,还不忘指着外面:“出去,出去。”
关家康和梁秀英还有研究工作,白天肯定是拘着孩子没让出去。
行吧,一天没见了,陪孩子的时间总得挤出来。
两人放下东西,抱着灿灿满大院儿溜达,教孩子认各种树木花草,最後还带着去外面看公交车,灿灿一路都笑得可开心了,见了人就叫叔叔阿姨,露出个大大的笑脸,十分喜人,谁见了都忍不住搭话。
“叔叔您吃了吗?”
“真是喜庆孩子。”
“阿姨您回家吃饭啊。”
“这孩子怎麽这麽逗呢。”
是啊,怎麽就这麽喜欢笑呢,见了谁都能笑眯了眼。出去了,指着大车一个劲儿喊,“车,大车车。”
抱走吧,孩子不愿意回去,没办法,关百钺一边儿逗孩子,一边说起了学校的事儿。自动化那里上课更绝,整个专业才十八个人,中午有人专门给打饭的,吃完有专人帮着刷饭盒,学生们只要全心学习就行。
不要以为学习就简单,耽误了成十年,有些物理基础差的,连重力公式丶如何根据参照物计算速度都听不懂,老师得现出题,将每个人的底摸清楚,因材施教。物理如此,更不要提高数了,简直跟天书一样,有些人要直接从高中数学补起。
章清云:“那是比我们文学专业复杂。”
关百钺点头:“可不是,这一届学生,难。”
听说中文系开放了外国名着阅读,关百钺叹气:“等着吧,中文系图书室会被大家挤破头的。”
七点,天都黑了,笑了一路的灿灿才肯回家。
如此一个星期下来,梁秀英忍不住关心:“学校中午的夥食怎麽样?吃的好不好?要不要中午给你们送饭?”
关百钺笑:“就是山珍海味,大家也吃不出味儿。一个个恨不得不吃饭地看书,就连上厕所,都还拿着小纸条背单词呢。不过夥食也还行,能吃饱。早上和晚上都回来吃,不用送饭这麽麻烦。”
章清云也跟着道:“我有个同学,直接买馒头,夹上菜在路上吃,一路吃完就回图书室看书,能看到熄灯赶人了才回去,为了少上厕所,水都不怎麽喝,刻苦得很。”
关家康摇头失笑:“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不用这个样,学习不是一时一刻的事情,你们要有终身学习的准备。如今知识不说日新月异吧,总是不断进步的,我和你妈也还需要翻译国外的着作,更新知识呢,你们啊,不用急。”
章清云跟着点头,嘿嘿嘿笑着打听:“爸,你们翻译有钱拿没有?”如今的稿费,相对于物价水平而言,还是挺高的。
关百钺眼前一亮,目光灼灼地看向关家康。
关家康失笑:“这是惦记赚钱呢?想赚钱也行,我和你妈那里有最新的机械方面的教材,德文丶俄文丶英文的都有,你要是感兴趣就去翻译,能不能出版就看你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