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後,关百钺狠狠给小顺讲了一晚上的道理,什麽小仇报在当场,不可私下这麽处理,到时候错处可就换到你身上了。什麽大仇须得隐忍,亲自动手是下下之策,听得章清云都皱眉。不过想到这家夥上上辈子做到了丞相,她也就没出声。
当然,事情说远了,只说一家子正在看电视呢,等两集都播完,灿灿可认真的跟章清云说:“妈妈,我觉得这部戏比打工妹好看。”
章清云揉揉闺女的头:“为什麽这麽觉得?”
“因为里面的人都很乐观啊。”灿灿脸色十分严肃,“火车上那麽热,他们还在唱歌。秋收的时候都累趴下了,可大家还是那麽高兴,我觉得。。。。。。”她想了想,不知道怎麽说,良久才继续,“就是觉得他们其实活得挺有信念感的,心里有一股子劲儿,一股子。。。。。。信仰,是打工妹里面的人没有的。”
章清云愣了下,是啊,那个年代的人许是单纯,用後世的话说,是被宏大叙事史忽悠了的一代人,可那就是他们的青春,虽然後人觉得蠢,可那许就是他们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时光。
谁的青春不美好,不值得怀念呢。章清云抱了抱灿灿,这是个心思细腻的孩子,好,也不好。以後得更细心,得一碗水端平,不能让灿灿受委屈。
第二天苏婶子来上班,眼睛都哭肿了,拉着章清云的手就开始哭诉:“我想起我家大小子了。当时他就是这麽下乡的,傻乎乎的,脸上还都是笑。我也才知道,乡下的日子是这样儿的,大小子他受苦了,呜呜。。。。。。”苏婶子家里虽不富裕,但生在城里长在城里,对农村的日子知道的还真不多。
章清云:“。。。。。。大哥跟您说了?”
苏婶子摇头:“哪儿有,他还跟我说笑呢,说当时第一次施肥,臭的他一个月没咋吃饭,还说第一天下地的时候,有女知青穿着高跟皮鞋下地,鞋跟儿都断地里了。他是没哭,可我不忍心呐。”
章清云只能安慰:“好了,苏婶子,都过去了,大哥如今不是好好儿的,都当干部了吧?您就别操心这个了。”
苏婶子擦擦眼角:“还是清云你厉害,咋每个都能写这麽好。比上次那个春蚕好看多了,上次我都不信,农村虽然苦,也有坏人,可不可能都那麽恶的,不然我家大志咋回来?”
说了几句话,苏婶子这才跨上篮子,准备出去买菜。来关家的人不少,大多是看了昨天的电视剧,过来恭喜的,白编辑来的最早,抱了一摞子的白纸,累得呼哧呼哧的,进来就灌了一杯水,抹抹嘴才开口:“我见你改用电脑写了,日後白纸肯定需要,这不,主编让我送过来一些,算是杂志社给你的贺礼。”
章清云谢了一声,将桌上的香蕉推过去:“杂志社买电脑了没有?”
白编辑摇摇头:“这玩意儿这麽贵,我们可装备不起。目前收到的大部分稿件还都是手写的,能买得起电脑的不多。有些就是买得起,也用不惯。像你这麽干脆地换电脑写作的,我也就见过你一个。”
“个人的习惯吧,我是手写太多了,手指头受不了,才换成电脑的。”
没说几句,那边章砚臻丶陈静抱着小孙子章鸿越过来了,旁边是溜达着一起过来的章砚廷和邵华。陈静被公安局返聘了一年,如今也退休在家专门带孙子了。章鸿越才一岁,窝在爷爷怀里探头往外看,见了章清云也不认生,伸出手就让抱:“姑姑。”
白编辑一见,这是有事儿啊,赶紧起身告辞。
章清云接过小鸿越,说要送送吧,白编辑连忙将人往里推:“快进去吧,外面冷,别让孩子出来了。”说着关上门就走。
没了外人,章清云将鸿越放到地上,指指不远处的地毯:“去那儿玩吧,你小顺哥哥的玩具都在那儿放着呢。”说着拍拍鸿越的屁股。
那边关家康和梁秀英也从书房出来,梁秀英:“亲家母,邵大姐,怎麽有空过来了?快坐,家里前几天买了山东大葱,想着过几天雪化了给你们送过去的,没想到这就来了。”
陈静笑的十分开心:“那正好,这次我们正好带过去。”
说着指指章清云:“这不是看了昨晚的电视剧,来看看嘛。”
邵华跟着点头,拉起章清云的手不住的打量:“我得看看,清云这脑子是怎麽长的,怎麽就能写出这麽好的电视剧。上次的打工妹就特别好,没想到这麽快就又有新的电视剧了。清云呐,清远说这两个剧的导演和编剧都是一个人,他们咋拍这麽快?可比你写的都快了。”
章清云笑着解释:“打工妹去年就拍好了,这不是国家台的档期排满了嘛,今年才播出。知青这部戏九月的时候拍完的,加工加点的做好了後期,也是台里照顾,才这麽快播的。”
邵华哦了一声:“时间差的这麽远呢,怪不得。我说人也没有三头六臂,怎麽可能拍这麽快。你不知道,昨天电视剧一播完,来家里的人特别多,都是说孩子下乡的事儿的。我和你妈招待到十二点才睡。”
陈静跟着点头:“对,都说你写的好,好几个孩子都看哭了,说是找时间再回去看看。那时候虽然傻,但感情都是真的,如今想再找那时候的感情,难了。”
章砚臻点头:“是这个话,之前播《春蚕》的时候,大家心里都不好受,别人没咋看,咱们附近一些年轻人是看完了的,看完就在那儿咋呼,说他们年轻的时候都被骗了,想寻死的心都有。可看了你的戏,又说被骗怎麽了?起码当时轰轰烈烈的活了,也是真的开心过快乐过的,如今又当上了工人,有什麽可想不开的。”
邵华拍手:“对,就是隔壁马婶子家的儿子。他是第一波下乡的,当时回来的时候,看着比清海老了十岁不止,如今在钢铁厂跟着老师傅学焊工呢。有时候喝了酒也後悔,觉得年轻的时候傻,可昨天他来的最早,看完眼睛都红了,说是他觉得被重视了,说什麽他们不是被抛弃的一代,有人看到了,你不知道,嗷嗷的哭啊。。。。。。”
章清云听着都有些泪目。能让这些人感动,她就没白写这一部小说,没白记录那个时代。
随着知青的热播,报纸丶杂志等讨论的文章渐渐多起来,当然,有说知青避重就轻,回避描写苦痛的,也有说知青美化那个时代的,但更多的是当年的知青来稿,说电视剧拍得很真实,拍出了他们当年的辛苦与快乐,这就是他们的青春。
反正喜欢的特别喜欢,不喜欢的也是极力在否定这部电视剧,不过任谁都能看出来,知青火了,比《春蚕》火出好多倍的那种火。
很多演员丶导演都寄来礼物,表达了想合作的意图,章清云都寄了小礼物回去,或是青江的特産,或是一些小丝巾丶小胸针等礼物,根据寄信者礼物的多寡而定。
令人没想到的是,有人直接来拜访了。谁呢?沈洲。
就是那个自荐,让章清云带他认识张导演,後来出演《钢铁大院》配角,之後见《春蚕》开拍,又去《春蚕》剧组演了角色的沈洲。
本来想借《春蚕》巩固名气的,谁知道《春蚕》成绩不理想,不仅没巩固名气,似乎还一下子被定型了。因为在《春蚕》里演的是个坏人,连找了几个剧组,导演都让他演反派。
沈洲可不想这麽下去。怎麽办呢?还是找章清云,当年就是因为章清云红的,解铃还须系铃人,如今想再度翻红,还是得借助章清云的名气。
沈洲这次来,没缠着古美,毕竟离婚了嘛,两人这麽多年都没怎麽联系,冒然去找古美,沈洲也心虚。出名了,没给孩子涨生活费,沈洲也怕古美知道了再从中下蛆,自个儿偷摸坐飞机过来的。
京城机场上,还捡到一位小姐的钱包,顺手还给了人家,虽然小姐态度不好吧,但总算是做了好事儿。
不过素不相识的,给了钱包也就分开了,飞机上并没什麽交集。再次见面,还是在章清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