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在“盘古”基地日复一日的攻坚克难中,又是两年过去。顾宁宁,那个曾在视频通话里挥舞着小手、立志要“把脏空气吃掉”的小女孩,已经成长为一名朝气蓬勃的初中生。
顾承翊依旧忙碌于“燧人氏”项目,与外界的联系稀少而珍贵。关于宁宁的消息,大多是通过母亲叶晚晴偶尔的通话得知。他知道宁宁学习成绩优异,尤其对科学课程展现出浓厚的兴趣,是学校科技社团的积极分子。但更多的细节,则被淹没在浩如烟海的研数据之后。
直到一个周末,顾承翊难得有半日闲暇,正在基地图书馆查阅资料时,接到了母亲叶晚晴打来的加密视频电话。电话那头的母亲,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喜悦。
“承翊!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叶晚晴的声音甚至有些微微颤,“宁宁!宁宁她获奖了!是全国性的奖!”
顾承翊的心猛地一跳,立刻放下了手中的资料:“妈,您别急,慢慢说,宁宁获什么奖了?”
“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叶晚晴兴奋地说道,“她做了一个……叫什么‘基于植物协同效应的微型空气质量优化系统’的项目,就是用一些特定的植物组合,加上她自己设计的一个小风扇和过滤网,做成一个小盒子,据说对净化室内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效果特别好!评委们都夸她想法巧妙,动手能力强,而且关注现实问题!”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这是国内面向中小学生最高级别的科技赛事,能在这个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含金量极高!
顾承翊的脸上瞬间绽开了笑容,一种与有荣焉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仿佛看到了那个扎着羊角辫、眼神明亮的小女孩,正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一步步朝着“科学家”的梦想坚实迈进。
“太好了!宁宁真棒!”顾承翊由衷地赞叹,“二叔肯定高兴坏了吧?”
“可不是嘛!”叶晚晴笑道,“你二叔差点没把颁奖典礼的屋顶给掀了,逢人就说他女儿是未来的大科学家。现在宁宁可是他们学校的名人了,不,在全市教育系统都挂上号了!电视台还来采访了呢!”
虽然无法看到采访画面,但顾承翊能想象到那个场景——宁宁站在镜头前,或许还有些稚嫩,但眼神一定和当年一样坚定明亮,向所有人阐述着她的科学构想。
“妈,等下次通话,您一定替我好好表扬宁宁,就说舅舅为她感到骄傲!”顾承翊叮嘱道。
“放心吧,话一定带到。”叶晚晴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柔和,“承翊,看到宁宁这样,我就想起了你小时候,还有你父亲……咱们顾家,这科技报国的根,算是扎下了。”
母亲的话让顾承翊默然片刻,心中暖流涌动。是啊,从祖父辈的实业兴国,到父亲为“曙光”献身,再到自己承接使命,如今宁宁这一代又在科学的土壤上崭露头角……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融入血脉的家国情怀。
挂断电话后,顾承翊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走到图书馆的窗边,望着外面基地内为同一个宏大目标而忙碌穿梭的身影,再想到远方那个凭借自己努力获得殊荣的小小身影,一种奇妙的连接感在他心中产生。
他们,在不同的战场,以不同的方式,都在为着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几天后,通过内部保密渠道,一份特殊的“包裹”被送到了顾承翊的手中。里面没有实物,只有几张经过扫描的、高清晰度的照片。
第一张是宁宁站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领奖台上的照片。她穿着整洁的校服,胸前戴着鲜红的红领巾,双手捧着金灿灿的奖状和奖杯,脸上洋溢着自信而灿烂的笑容,眼神清澈而坚定。
第二张是她的获奖项目——“微型空气质量优化系统”的实物照片,一个看起来并不起眼、但设计巧妙的小盒子,旁边附着简单的原理说明。
第三张,则是一张宁宁亲手写的、笔迹还带着稚气的卡片:
“亲爱的舅舅:
我获奖啦!是一个很厉害的全国一等奖!
我记得我跟您说过,要研究怎么让天空更蓝。虽然现在做的只是一个小盒子,只能净化一个小房间的空气,但老师说,伟大的梦想都是从小开始的。
舅舅,您放心在基地造您的‘小太阳’,我会好好学习,以后造出能净化整个城市天空的大机器!我们一起努力!
想您的宁宁”
看着照片上宁宁自信的笑容,读着卡片上稚嫩却充满力量的话语,顾承翊的眼眶微微湿润了。他将这几张照片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放在办公桌最显眼的位置。
宁宁的获奖,像一阵清新而充满活力的风,吹进了与世隔绝的基地,也吹进了顾承翊的心田。它提醒着他,他们所从事的这项艰苦卓绝的事业,其意义不仅在于宏大的技术突破和国家战略,更在于为千千万万个像宁宁这样的孩子,守护他们纯净的梦想和呼吸的空气。
“校园明星”宁宁,用她自己的方式,为舅舅,也为所有默默奉献的科研工作者,送上了一份最珍贵、最温暖的礼物——希望与传承。
顾承翊深吸一口气,将那份感动与自豪化为更坚定的动力,重新投入到了面前复杂的能量结构图中。他要更快地推进“曙光”,不仅为了国家的嘱托,也为了不辜负宁宁那句“我们一起努力”的约定。科技的星火,正在下一代心中燎原。
喜欢霸总的蜜糖小娇妻请大家收藏:dududu霸总的蜜糖小娇妻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