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摇了摇头,道:“阿娘也不想你离开京城的,阿娘这几日就一直在想江南的那些日子,舒儿,若是没有这许多事,阿娘倒是想跟着你一起去北疆。”
说到这里她神情有些恍惚。
北疆,她也曾在那里度过了自己最美好的日子。
明舒笑了一下没接这话。
她心道,你能有什么事啊?小皇帝的事跟你有什么关系啊?
反正这事她是不管了。
因为管再多也没什么用。
***
两人用过午膳后就直接去了宫中。
小皇帝现在对着明舒是再没什么色-心了,倒是恨不得毒死她的心真的有……
他此刻就跟那入了魔障的崔氏一样,把自己犹如陷入绝境般的困局都归咎到了明舒身上。
心道,若是没有这么个东西,长公主肯定不会摇摆不定,若是有长公主的支持,他现在也不会提心吊胆,不仅担心江山被人撬了,还要担心自己随时在睡梦中都会被人杀了。
小皇帝和两人简单的寒暄了几句,再僵着脸,皮笑肉不笑的赐了几样东西给两人做新婚贺礼,然后就对明舒道:“母后知道今日你们要过来,已经在慈恩宫中等了一整日,燕王妃就随宫人去母后宫中陪她说说话吧。”
明舒心道,她现在不是见到自己都跟见了鬼似的,一副受惊吓好像自己会把她怎么样的样子吗?她会等着自己等一整日陪她说话?
不过她心中腹诽,面儿上自然还是浅笑着应下,然后告退跟着太后宫中特意过来候着她的宫人去了。
明舒刚一离开,就有小太监上前禀告,说是曾首辅,叶阁老等几个大臣求见,侯在外面好一会儿了。
小皇帝忙装模作样道:“那可能是有什么政事要谈,正好燕王也在,就快请他们请来吧。”
事实上这几个大臣都是他特意召了侯在外面的……
因为他想让赵景烜带着明舒赶紧滚回北疆,但他自己却不敢单独对着赵景烜时说。他怕最后不仅事情没说成,还要被赵景烜欺压,所以这才特地召了那几个大臣一起。
曾首辅几人进了大殿,小皇帝就咳了一声,对赵景烜道:“燕王,朕昨日收到北疆的急报,道是说北疆的边疆又有异动,北鹘竟然趁你不在北疆之际重新纠集兵马,屯兵两国北疆,怕是又有侵犯我朝国土之心。”
“这几百年来,我朝北边疆域都是仰赖燕王府来守护的,此次恐怕又要劳烦燕王你回去退了北鹘军,守住我朝国土的完整了。”
赵景烜抬头看向小皇帝,在小皇帝就快被他盯得全身发毛,曾首辅都觉得燕王这样实在太过放肆,应该说点什么的时候,赵景烜终于开口。
他冷笑了一声,道:“陛下,您忌惮微臣,就忌惮到如此程度,已经不惜勾-结和我大周有血海深仇的北鹘异族,置我大周百姓的安危于不顾,也要将微臣逼出京城了吗?”
众臣闻言都是大惊。
小皇帝更是一抖,浑身的血液好像都瞬间凉了,然后他从龙椅上猛地站起,接着就是“砰”得一声,御案上白玉镇纸被挥落地,碎片四溅。
第114章
且说慈恩宫。
明舒跟着宫人到了姚太后的慈恩宫。
她进殿的时候略看了一圈,除了端坐在上面的姚太后,宫中的几位后妃和公主们都在,这些天盛宠,听说已经有了身孕的陈诗柔陈昭仪也都在。
明舒上前给姚太后行了大礼,又给皇后夏明珠行了一礼。
姚太后在后宫几十载,靠的就是老实忠厚,谨小慎微才带着儿子在废后的手底下生存了下来。
以前她就像鹌鹑一样,就搂着儿子在一个偏远的偏殿里生活,连头都不会多抬一下时也就罢了,可此刻她在看到下面明艳夺人,漂亮得就像最夺目的珠子似,仿佛每个毛孔都透着张扬的明舒时,那心里的厌恶和恨意简直是压不住。
且不说上次寿宴毒酒之事,明明和她半点关系也没有,可是她身边的老人却被拖走了十几个。她是太后,对此事竟是半点没有办法,对儿子哭诉竟还被儿子发脾气恶斥,让她睡梦中都被惊醒。
她就是在废后容氏手底下也没这么被羞辱和惊怕过。
然后就在昨天,她母亲姚老夫人带了侄女玉莲的丫鬟鹊儿入宫。
鹊儿手捧着一张侄女的亲笔书给她,那上面就写了无数个“兰嘉县主”。
鹊儿哭诉道:“太后娘娘,奴婢是姑娘的贴身侍女,很清楚姑娘和那个护卫从无来往,绝对不可能跟那护卫私奔。姑娘那日失踪之前,曾经跟奴婢说,她不会放弃,她一定要去找‘她’。”
“姑娘说的这个‘她’定是兰嘉县主,也就是现在的燕王妃。”
说着她就把那一次姚玉莲寻明舒说的话给复述了一遍,道,“娘娘,姑娘一心想要完成太后娘娘和陛下的嘱托,入燕王府后院助太后娘娘和陛下一臂之力。自从她知道是兰嘉县主不肯允她嫁给燕王之后,就去寻了她数次,一心想要打动她。”
“可哪里能想到那兰嘉县主善妒至此,她不仅没有允姑娘,可能姑娘还说了什么话惹她生气了,就布了护卫私奔的局,诬陷姑娘和护卫私奔,实际上,姑娘定是已被那兰嘉县主所害了!”
姚太后还是第一次听说侄女去寻明舒的事。
她简直气得发抖。
她最重女子规矩和闺德,虽然姚家对外说姚玉莲是坠崖身亡,但外面说她和护卫私奔了的事早就传遍了整个京城,让姚家大为蒙羞,却不曾想,这都是夏明舒那个恶毒跋扈的女人设计!
害了侄女还不够,还要让她死后染恶名!
她问那丫鬟道:“这种事情,你为何到现在才说出来?”
鹊儿面色发白,颤抖道:“是,是奴婢的错。之前奴婢太害怕了,也被发生的事情给懵住了,而且这些也都是奴婢的猜测,事关贵人,奴婢不敢乱言……只是昨日奴婢收拾姑娘的遗物,发现这张纸,奴婢这才再三思虑了,觉得即使是奴婢的猜测,也该禀告给老夫人,由老夫人和太后娘娘来作判断。”
……
所以饶是姚太后一向谨慎,此刻对着明舒那张招人恨的脸和笑容也没法平静下来。
她已经是太后,为什么现在还要被面前这个女人欺压至此!
还连句重话都不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