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苏宁淡淡说道,“既然皇祖父既然派了锦衣卫随行,自然会得到消息。”
他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孝陵的宝顶,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这个死士的出现,证实了他的猜测,某些人已经坐不住了。
“马和,你去把带来的书籍都整理出来,一个人学习真的是太枯燥乏味了。”苏宁吩咐道。
“奴婢这就去办。”马和恭敬应答。
接下来的日子,苏宁完全沉浸在书海之中。
他不仅研读农书,还开始整理记忆中现代社会的知识。
马和则成了他最得力的助手,不仅将书籍整理得井井有条,还能与他讨论书中的内容。
这一日,苏宁正在绘制一幅简易的水车图纸,冯程前来禀报陵区巡视情况。
见到桌上的图纸,这位老将军不禁好奇地问道:“皇孙这是在画什么?”
“这是一种改进的水车。”苏宁指着图纸解释道,“可以在水流较缓的河段使用,提高灌溉效率。”
冯程仔细端详着图纸,越看越是惊讶:“皇孙年纪虽小,竟对农事如此精通?”
“不过是多读了几本书罢了。”苏宁谦虚地说,“冯将军久在钟山,可知这附近农户收成如何?”
“这……”冯程犹豫了一下,“孝陵周边土地贫瘠,农户们日子过得颇为艰难。”
苏宁点了点头,心中已有计较。
他知道,想要在这里站稳脚跟,光靠皇孙的身份是不够的。
必须做出一番实事,才能真正赢得人心。
夜幕降临,苏宁独自站在院中,望着满天星斗。
虽然守孝生活清苦,但比起在皇宫中整日提心吊胆,这里反而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
“既然给了我这个机会……”他轻声自语,“那就让我在这钟山之下,悄悄积蓄力量吧。”
远处,孝陵卫巡逻的火把在夜色中闪烁,如同暗夜中的星辰,守护着这片神圣的陵寝。
而在陵区东侧的这个院落里,一个改变大明命运的种子,正在悄然萌芽。
……
这一日,孝陵卫来报,常茂、常升、常森联袂前来探望。
听闻三位舅舅齐至,苏宁难得地露出了真切的笑容,亲自到院门外相迎。
“舅舅!”
常茂三人刚下马,就见一个身影快步迎来,紧紧抱住了他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突如其来的亲昵让三位沙场悍将都愣住了。
他们记忆中的外甥,何曾有过这般真情流露?
“允熥……”常升轻轻拍着外甥的背,声音不禁有些哽咽,“在孝陵这些时日,可还习惯?”
苏宁抬起头,眼中闪着光芒:“有舅舅们记挂,允熥一切都好。”
常茂仔细端详着外甥,现这孩子比在宫中时清瘦了些,但眼神却更加明亮有神。
他大手一挥,身后的亲兵立刻抬上来十几个箱子:“这些都是你舅母们准备的吃用物件,还有你最爱吃的蜜饯。若还缺什么,尽管派人回府说一声。”
“多谢各位舅舅舅母。”
众人走进院内,常森打量着这简朴的居所,不禁皱眉:“皇孙,这也太过简陋了。要不要舅舅派人再添置些家具?”
“三舅不必费心。”苏宁请三位舅舅坐下,“这里清净,正适合读书守孝。”
寒暄过后,苏宁屏退左右,正色道:“今日三位舅舅来的正式时候,外甥正好有一事相商。”
常茂见外甥神色郑重,不由得坐直了身子:“允熥但说无妨。”
“允熥想在应天府开设一家商行,取名‘明熥商行’。”苏宁目光扫过三位舅舅,“希望舅舅们能助我一臂之力。”
常升闻言一愣:“商行?允熥为何突然想要经商?若是缺银子使,舅舅们……”
“二舅误会了。”苏宁打断道,“允熥不缺银子。只是守孝期间,总该做些实事。况且……”
他压低声音,“有些事,明面上不好做,通过商行反而方便。”
常茂若有所思:“你需要舅舅如何相助?”
“先,需要几位精通账目的账房先生,还要一些可靠的奴仆。”苏宁条理清晰地说道,“最重要的是,希望常家的亲军中能挑选些好手,进入商行担任护卫。”
常森忍不住问道:“允熥,你究竟要做什么买卖?需要动用亲军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