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影视编辑器TX > 第八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2页)

第八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2页)

方孝孺满意地点头:“殿下仁厚,实乃天下苍生之福。不像有些人,专务奇技淫巧,背离圣人之道。”

朱允炆自然明白他指的是谁,却只是微笑不语。

课后,朱允炆独自在文华殿内沉思。

他突然问随身太监黄杰:“你说,三弟的改革,真的全无道理吗?”

太监黄杰吓了一跳:“殿下,这等大事,奴婢不敢妄议。”

朱允炆叹了口气:“哎!三弟虽然激进,但确实在做实事。而我……却只能在这里读圣贤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这时,吕氏怒气冲冲地走进来:“炆儿,刚才我去见你皇爷爷,竟然被赶了出来!”

听母亲说完经过,朱允炆皱眉道:“母妃,您确实不该插手朝政。”

“我还不是为了你!”吕氏气道,“你三弟现在有基层武将支持,有商贾拥戴,你若再失去文官的支持,将来如何与他抗衡?”

朱允炆正色道:“母妃,儿臣与三弟是亲兄弟,何来抗衡之说?”

“亲兄弟?”吕氏冷笑,“天家无亲情!允熥有把你当成亲兄弟吗?难道你忘了玄武门之变吗?”

这句话让朱允炆浑身一颤。

……

当晚,朱标来到吕氏寝宫,面色阴沉。

“你今日去见父皇,所为何事?”

吕氏委屈道:“臣妾只是为允炆着想……”

“住口!”朱标罕见地动怒,“你这是在害允炆!父皇最恨后宫干政,你偏偏要往枪口上撞!”

“可是太子爷,允熥他……”

“允熥做的事,自有父皇定夺。”朱标打断她,“你若是再敢插手朝政,休怪我不念夫妻之情!”

“是!太子爷。”

就在东宫暗流涌动之际,苏宁却在吴王府接见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致仕的老臣刘三吾。

“殿下,老臣今日前来,是想劝殿下暂缓学制改革。”刘三吾开门见山,“如今文官群情激愤,于国于民都不是好事。”

苏宁恭敬地为老臣斟茶:“刘公所言极是。但正因如此,才更要坚持。若因有人反对就退缩,改革永远无法推行。”

刘三吾叹道:“殿下可知,太子妃近日频频拉拢文官,二皇孙更是终日与方孝孺等大儒讲学。殿下此举,岂不是将文官都推向对方?”

苏宁微微一笑:“刘公,我要的不是趋炎附势的文人,而是真心为民的实干之才。”

“吴王你就不想获得天下文人的支持?”

“天下文人支持的只有皇帝一人。”

“这……”刘三吾真的是万万没想到苏宁会如此清醒。

这句话几乎是直白的说到了关键,苏宁要是顺利做了继承者,自然是会有天下人支持。

如果没有做成大明继承者,最好的结局也就是一方藩王,至于文人的支持也是毫无意义。

送走刘三吾后,马和低声道:“殿下,太子妃的动作确实越来越明显了。”

苏宁望向东宫的方向,语气平静:“跳梁小丑,何足挂齿。真正该担心的,是北边那位。”

“燕王?”

“没错。”苏宁目光深邃,“四叔最近太安静了,这很不正常。”

正如苏宁所料,此时的燕王府内,朱棣正与姚广孝对弈。

“道衍,你说吕氏这般上蹿下跳,所为何来?”

姚广孝落下一子:“无非是想借文官之力,与吴王抗衡。不过她这番操作,恐怕会适得其反。”

朱棣笑道:“父皇最恨结党营私。她越是拉拢文官,父皇就越是不喜。”

“所以王爷最近才要保持沉默?”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朱棣意味深长地说,“让他们斗去吧,我们只需静待时机。”

“确实!他们斗得越激烈,我们越安全,机会才会有更多。”

这场由学制改革引的暗流,正在大明政坛的各个角落蔓延。

而身处漩涡中心的苏宁知道,这只是自己的一次试探。

……

洪武二十三年正月,应天府还沉浸在新年的余韵中,一场足以改变大明国运的风暴正在吴王府酝酿。

十二岁的苏宁站在书案前,仔细审阅着刚刚完成的《赋役改革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