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
学得头晕的姜田:“先生,让沈先生走吧!”
沈青越:“这样怎么能行呢?你们要不为外物所干扰,来,我给你们出道数学题,小赵同学今年六岁,两年后,他爷爷的年龄是他的八倍,问赵先生今年多少岁。”
一群之乎者也的小孩们开始算。
算得更加晕头转向。
有人试图作弊:“先生你几岁呀?”
还有不敢问先生,问赵舒云的,“阿云,你爷爷几岁?”
偏科的赵舒云一脸懵逼,掰着指头算半天,觉得这数咋算咋不对。
姜松:“六十二?”
姜家旺和姜美月笃定道:“六十二!”
算不出来的小孩儿们:“先生你是六十二吗?”
赵郁川:“老夫今年五十九!”
于是,沈先生给大伙儿讲了讲该怎么解题,顺便向没有六十二,加上虚岁也不够六十二的赵先生道歉,然后被赶出竹林。
中午,全村人都知道赵先生五十九了。
还有,“哎呀,这个沈先生真是。”“跟个小孩儿似的。”“他是咋想到这些的?”“还给人家赵先生岁数编错了。”
村里人直乐。
到了草市时候,不靠谱的沈先生又靠谱了。
姜竹忙着开荒,都没空做竹编,这次只有些扇子,去草市跟放假了似的。
姜竹本打算只摆半天摊,早点回去干活,沈青越非要下午再回去。
“多你一个能多犁十亩地吗?”
“……”
“劳逸结合,别活着就像是为了受罪似的,真是记吃不记打啊小姜师傅。”
姜竹拽了拽草帽,不好意思地笑:“嗯,那下午回。”
沈青越:“今天人少,咱们吃点儿好的。”
说完他自己都乐了。
怎么跟背着孩子偷吃似的。
不过平时来经常有一群小孩,还都跟着他念书,他自己吃独食也怪不好意思的。
现在好了。
都甩给赵先生了。
他来赶集逛街,他们还得上课。
这种放了假的感觉更爽了。
摊还没摆,他们俩先买了一份儿炸糕吃。
等着买扇子的小孩儿们眼巴巴看着他们俩不务正业,“还不卖吗?”
“卖,”沈青越咬一口炸糕,软糯糯的,中间还有豆沙馅,不是红豆,他也尝不出那是什么豆子,反正口感沙沙的很好吃,“你们排好队就开始卖。”
“我们排好啦!!!”小顾客们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