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脑袋也有毛病?
那他家大夫能不能医好啊?
正嘀咕着,沈青越瞧见姜家业领着赵舒云和赵先生过来了。
大概是里正觉得他们一群山村泥腿子在外人面前容易露怯,叫他们村最有文化的人来冲冲门面。
沈青越也想起来了。
他还有一笔竹杠没敲呢。
“哦对,张兄,马兄,这是赵先生,在我们村教孩子们读书,我们宝峰县比不得海康那样的文教大县,小小乡村书塾更是什么都缺,尤其缺书,要不然你们什么时候回海康,给小朋友们捎点儿书来?”
高高兴兴的小朋友们:“???”
马五、张叔阳:“???”
里正和赵郁川:“!!!”
还有这种好事?!
进山(二更)
沈青越一个介绍,整场饭局都不用他和姜竹陪聊了。
见过世面的里正和赵先生都对海康很感兴趣。
尤其是里正,海康简直是他的梦想。
他也幻想有一天,他们姜家村能像海康县一样,家家祖坟冒青烟,隔三岔五出大官。
他本来就挺感激马五和采药人的,这会儿劝酒那叫一个真情实感。
临走时候,差点儿没给他们三人一人再装一坛子酒。
吃人嘴软,拿人手软,人家好酒好肉地招待,又热情地送他们出村走了三里地,马五和张叔阳下次来谁还好意思空着手。
从海康带点儿书过来倒是不麻烦,不用他们回去,叫自己家的船捎过来就行。
沈青越对这个竹杠敲得还算满意。
晚上时候,江宏明在家摆酒招待姜竹。
马五还是很够意思的,席间“无意间”提了他和姜竹是怎么认识的,还跟江宏明说了姜竹先前推荐过他。
一顿饭结束,江宏明那几个小弟都不敌视姜竹了,还有点儿惭愧。
他们几个岁数差不多,从小一起玩到大,这会儿最小的也二十了,姜竹还比他们小三岁呢。
散席后,江家族长专门叮嘱了江宏明要叫姜竹到家吃顿饭。
从前的事是从前,他们姓江的一多半要在姜竹家租地,剩这一少半里将来也得卖药材,要承情。
而且两姓的恩怨纠葛都多少年了,怎么也不能全扣姜竹脑袋上。
中午回家前江宏明已经邀请过了,晚饭前,他又让江顺子和另外几个先前在山上学过字的小孩跑山上叫姜竹和沈青越。
沈青越:“你去吧,我中午吃撑了,还不饿。”
姜竹:“那我也……”
沈青越:“邀请你了,去吧,破冰之旅呢,多吃点儿。”
姜竹:“那我给你带点儿回来。”
沈青越乐,“行,带点儿有汤的。”
姜竹:“好。”
看姜竹领着那几个孩子下山,他们时不时仰头和他说些什么,沈青越忍不住想,其实只要接触一下,就会挺喜欢姜竹的。
十七岁,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个大人了。
有山,有田,有生意。
过不了多久就不会有人把姜竹当孩子看了。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