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定的婚期是明年开春前,算算要准备的东西,还挺紧张的。
还是别说了,让梁玉兰开心点儿吧。
沈青越又去跟家俊和姜齐解释。
原因也很直观,家俊不能全天来,姜齐砍竹子也是在竹林时间比在院子里多。
另外……
“还有安排做饭的事,刘师傅他们几个也不会做饭,做饭的都是编竹编的嫂子们,四嫂和她们沟通更方便些。”
姜齐:“嗯,她合适,管事就是得能说话,我不行。”
况且梁玉兰当了管事,工钱还是没他高。
他一百文,管事九十文,他还是他们作坊赚钱最多的第一名!
姜齐暗戳戳地开心。
本来毛玉珠听说让梁玉兰当管事还有点儿不开心,不服气,姜齐这么一说,她又开心了。
谁叫她不擅长做这些呢。
“要是我也会做竹编,去你们那作坊干……”
姜齐马上道:“那肯定是你当管事。”
毛玉珠捶了他一下,自己又忍不住笑:“小声点儿。”
姜齐:“她要是一直跟你显摆个没完,你就领她去买卤菜,她肯定心疼钱,就顾不上跟你显摆了。”
毛玉珠又捶了他两下:“哎呀,你这个人真是,你几岁?”
梁玉兰新当了管事,正是好面子时候,这会儿去买卤菜她肯定要抢着付钱,然后回家自己闷在屋里边数钱边心疼。
想想就好玩。
不过她得给家安攒嫁妆,还得攒钱供两个儿子读书,家才兴许在村里读就够了,自己也不怎么爱读,但家旺将来肯定是要一直读的,还不知要花多少钱。
他们想想过个瘾就算了,不能故意坑梁玉兰花钱。
他们也得攒攒,不能老买零嘴吃。他们家兴读书也不如家旺灵光,但孩子嘛,还是自己的好,也不用非跟那房比。反正他们俩就家兴一个,不如趁着现在年轻能干多挣点儿,多攒点儿,以后家兴长大了,买上几亩地种地也行,想做个小买卖也行,无论做什么,有本钱总是比没本钱好干。
没等搬下去,梁玉兰新官上任,已经积极安排起事儿。
他们作坊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在山上需要她做主的就是安排午饭。
每天除了他们,就姜松、家业和石生来吃,偶尔家业也会领着家里其他孩子来,不过小孩儿嘛,都吃不了多少,按他们村的习惯,中午也不算什么正餐,垫补垫补不饿就行。
他们几个来不来都不怎么影响做饭的量,每天下山前,梁玉兰要问问姜竹和沈青越第二天中午想吃什么。
想吃鱼还是想吃肉。
第二天一早上山前,她就到河边看看,瞧见谁捞鱼了,就喊一声让中午前往山上送点儿鱼。
想吃肉了,就让姜四山上屠户那儿买一趟。
现在山上有点儿远,不太好开口,她琢磨着搬下去后去屠户家找一趟,以后让他们每天往作坊给送点儿骨头什么的。
他们买得不少,值当的送一趟了。
再之后,都不用她问姜竹和沈青越了,变成他们俩每天问她中午吃什么。
在梁玉兰主持下,他们午饭餐标还省了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