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屋闻一闻,还能闻到木头的清香气。
为了好看和明亮,他们专门从镇上请了泥瓦匠来涂白墙。
墙壁刷白,又亮堂了一些。
为了屋子足够亮,除了留足够大的窗户,赵先生还让他们买些明瓦。
姜竹都没听说过,还是托张叔阳从外地给他们买回来的。
明瓦有两种,一种据说是贝壳或云米石片磨的,要往木格花窗里嵌。
一种是羊角、牛角之类熬成胶,再把胶摊开压薄凝固做的,尺寸大些,可以像瓦片一样盖在屋顶上。
这东西相当昂贵,只买两间讲堂用的明瓦,都够再盖一间讲堂了。
但等装好后,效果确实好。
几个老头都看呆了。
这种明瓦他们只在山上庙里见过,人家只在大殿才用上几扇这样的窗户,他们一个村书院,竟然也有这样的东西了!
沈青越也跑来看。
他还没见过这种采光物件呢。
玻璃见多了,屋顶的明瓦他不太稀罕。
但木格花窗一装上,光线穿过明瓦朦胧了一圈儿照进来,特别有古典的韵味。
窗外还是竹林青山,等下了小雨,雨打竹叶,氤氲湿空气,山里飘了薄雾,再推开这样的窗赏景,多惬意啊!
其他人没他那份闲情逸致,他们想的是再也不用担心下雨把窗纸打湿了!
冬天不开窗也能有光亮了!
等全部弄完,到能搬进来上课,他们从夏收完一直干到了要秋收。
前前后后,他们花了五百多两银子。
石头和木料还没怎么花钱。
算完账,沈青越自己都有点儿震惊。
“这么多?”远超预期了。
姜竹也没想到花了这么多钱。
但只要从村里走,抬头能看到那两间又大又气派的讲堂,他也觉得花的很值得。
沈青越捏捏他又晒黑又结实了的肌肉,尤其是胳膊,就觉得这钱花的不多。
姜竹搬石头做木工都把自己练成这样了,他还是掏钱的东家呢,其他干活的,不定得累成什么样。
“养一养吧宝贝,养一养,你现在摸我,我都觉得你手能把我皮划破。让你戴手套,你偏不,怕石头把手套磨坏了,不怕茧子把我磨破了?”
沈青越把姜竹手按进热水盆里,等给他泡软了,再一层一层涂润肤的香膏。
先前他都不敢给姜竹弄,反正已经磨出茧子了,怕他弄破了茧子,干活的时候再把姜竹手磨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