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换姜竹说可信度还高点儿。
不过这事要怪也不能怪沈青越和姜竹,说来还是他自己行事不谨慎。
县令一来他就知道这事是躲不掉了。
好在姜家村这位置,好歹能替他筛掉一些只是凑热闹,吃不来苦的人。
反正就是山村,什么也没有。
想吃点儿好的都得往镇上跑,往下天一冷,没点儿毅力的都坚持不了。
“来就来吧,让他们来吧。”
安家
有了这话,也能放心让里正继续准备了,要不然他们劳师动众打扫半天,没人来里正搞不好都要落埋怨。
秋收刚要结束,大伙儿都想休息休息呢。
姜竹欲言又止。
见他们说完了,才道:“赵先生……”
赵郁川:“怎么了?你说。”
姜竹:“那个,我是不是该给你涨涨工钱?”
赵郁川愣了愣,大笑出声,“涨吧,不过得等咱们书院赚到钱再涨。”
沈青越:“那完了,涨不了了。”
赵郁川又是一阵笑。
商量过,按赵郁川的意思,他们还是上午上课,若是有人来,他们就下午接待,若是没人来,他们就该干嘛干嘛。
不知道谁会来,也不知道他们想要问什么,他们索性也不安排任何授课。
只问答、交流,不影响书院正常运转情况下,来者不拒。
当然,这种交流,他们也不收束脩。
沈青越:“曲先生先跟我们下山去看看房子吧,要是能将就,就在村里住下,要是房子不行,姜竹喊人送你们到镇上去找找房子。”
曲学博:“好好。”
他打定了主意,只要村里房子没破到完全住不了的程度,他们就在村里住下。
两家的女眷孩子已经先看过房子了,确实挺破的。
尤其是对比他们从前的大宅子。
但他们还是打算就在村里住下。
起初来村里住他们还挺忐忑的,尤其怕封闭的山村排外,但意外的是姜家村的村民们对难民的态度出乎意料的平静,他们来看房子,住在附近的邻居也挺友好的,还喊他们到家里喝水吃柿子。
曲老爷当即就决定,就住这儿了。
破是破了点儿,但不受排挤,能安稳下来,这片荒芜好像又孕育了希望。
两家的钱加起来也不够十两,把房子买下来是不够的,里正做主,也像从前借房子给赵先生一样,答应只要曲学博还在他们村当先生,房子就一直给他们住,不收钱,另外也从族田分给他们一小块儿地,种菜或种粮食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