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竹:“……”
姜树有点儿听明白了。
要是他在县衙关系够硬,无论去不去都没问题,去码头说不定还能博个机会。但如果在县衙关系不够硬,就有可能去了码头会弄生疏好不容易混熟的关系。
姜树纠结了。
问了这一句反而比来之前纠结得更深。
去还是不去呢?
县城没什么事,秋茶市结束了,春茶市还早。
这段时间县令最关注的就是码头,去码头辛苦是辛苦,但说不定能受重视。
留在县城,则能天天在县令跟前晃,又说不定有什么事儿能近水楼台。
他好纠结,半晌没出声,一点儿没发现姜竹往沈青越旁边挪了挪,小声反驳沈青越:“我进山最多一次去了五天。”
沈青越:“天不亮去,天黑了才回来,五天很短?”
“那我……”姜树一转头,见他们俩嘀嘀咕咕,都无语了,“能不能先替我想想你们再聊啊?”
天天腻歪在一起,还没聊够吗?
“沈先生啊,你再帮我想想。”
沈青越:“我又不知道你在县衙是什么状况,问我还不如去找你关系好的同僚问问呢,你那些同僚有能信任的吗,他们想去吗?”
姜树:“他们不想去啊!他们都是县城人,下衙就能回家了,要是去码头,一下雪每天往返多冷啊。”
沈青越:“就没有一个想去的?”
姜树挠挠头,“那倒是有,有几个家里让去的,还有几个跟我差不多在县衙没啥关系的,想去赚钱……”
去码头每天能多二十文钱,除了家里条件真捉襟见肘,又没其他赚钱路子的,还真没什么人想去。
他又一想,都是些这样的人去,有关系的本人不想,本人想去的背景又差,那他在里面岂不是还显得挺机灵能干的么?
沈青越:“去码头以后还能回县衙吗?”
姜树:“说是明年会换人过去。”
但开春了肯定比年前舒服。
往下是越来越冷,码头风还大,开春是越来越暖和,逃不掉也都想明年再去。
要不要喝这两个月的冷风呢?
他站起来,挤开了姜竹,坐到沈青越旁边。
被挤开的姜竹:“???”
姜树:“你往那边挪挪,我走了你们俩再说,先说我的。”
姜竹:“……”
沈青越狂乐。
姜树:“沈先生啊,我从来没见过你这么聪明的人!”
姜竹:“……”
沈青越:“有事说事。”
姜树:“哎,好嘞!码头那个大房子是你建议我们大人弄的吧,你再跟我说说,盖好了以后码头将来会变成个什么模样?跟咱们镇比怎么样?”
沈青越挑挑眉,还挺聪明的嘛,姜树想到对比的是镇,而不是草市,“只要不打仗,江上没水匪,码头迟早能发展成一个小镇,说不定还能更大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