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父母依旧满脸不信,眼神中满是固执与焦急。
书生的母亲一把拉住元青禾的衣袖,苦苦哀求道:“道长,您就再扎扎他吧,他肯定是被妖怪控制了,只要能让他变回以前爱读书的样子,您怎么扎都行啊。”
书生的父亲也在一旁附和:“道长,您就扎吧,我不怕他疼,只要能让他好起来。”
元青禾有些哭笑不得,哪有不愿意读书了就要扎他的。
元青禾正不知如何再向这对父母解释清楚,这时,一个身着朴素但气质沉稳的老妇人匆匆赶来。
老妇人正是这村子的族长,大家都尊称她为老祖母。
她分开围在四周的人群,径直走到书生父母面前,“都别闹了!”老妇出声喝止,众人的动作和声音都停了下来。
她直接下了判定,“听小道长的,孩子八成就是装的。”
书生父母这才稍稍安静下来,不过眼神里还是带着怀疑又或不甘。
大祖母又转向元青禾她们,满脸歉意地说道:“实在对不住几位道长,孩子调皮,让你们见笑了。现在天色晚了,不嫌弃的话,就到我家去住吧。”
元青禾笑着点头,“那就多谢老祖母了,我们也正愁今晚没地儿落脚呢。”
她们一行到了族长家里,是一座宽敞的大院子,院内打扫得干净。
老族长热情地招呼她们进屋,“几位先在这儿歇歇,我让家里人给你们准备些吃的。”
孙三娘拱手谢道:“那就麻烦族长了。”
用过晚饭,元青禾和陆卿卿回到安排的房间,才关上门,陆卿卿就揪住了元青禾的耳朵,小声质问:“谁是你师妹?”
第177章
元青禾被揪着耳朵,连叫了好几声“师姐”,陆卿卿这才放过她。
元青禾揉着耳朵,委屈地嘟嘟囔囔,“哼,明明是我娘子,为什么叫师姐。”
陆卿卿搓揉着她耳朵,顺便又揪了一下,“还闹!”
元青禾这才老实了,瘪着嘴抽出袖子里的书又准备看起来。
“油灯暗,伤眼睛。”陆卿卿又把她的书塞回袖子里,想着刚才被扎针的书生,她笑着打趣道,“要不我也给你扎几针,看看你身子里是不是附身着一只喜欢读书的妖怪。”
“才没有那种妖怪。”元青禾说着,想起刚才的事有些蹊跷,正好这时听到孙三娘和那位老祖母在院子里聊了起来。
她一双耳朵不由地就伸了过去。
“我家老头子死得早,村子里乱糟糟的,我这才接了族长的差事。唉,说出来不怕你笑话,那些小辈一个个没什么本事,心比天高。那老八家的孩子前些年读书还不错,他们就叫唤着村里要出状元了,结果这些年就不行了。这不,为着不去读书,都闹起妖怪了。”
孙三娘问道:“可是那孩子有什么心事了?”
老祖母回想了一下,叹气摇头,“他原也不像是个读书的料子,从小皮得很,哪里能坐住读书的。偶尔写了几篇文章得了先生的夸奖,他们一家这才把他夸成了天才。”
元青禾眼睛亮晶晶的,悄咪咪对陆卿卿说道:“你听听,是不是有妖怪帮那位写文章了?”
陆卿卿捏了捏她的脸,“就你会想,你怎么这么爱听八卦。”
这时,老祖母继续说道:“那孩子现在啊,一提读书就喊头疼,说是有妖怪缠着他。他爹娘还四处请人来驱邪,可把村子闹得鸡飞狗跳的。”
孙三娘皱了皱眉头,“怕是这孩子家里人给的压力太大了。”
元青禾越听越起劲,凑到窗边,差点把脑袋探出去。陆卿卿赶紧拉了她一把,“小心被发现。”
元青禾不好意思地把脑袋收回来,又侧着耳朵仔细听。
老祖母无奈地叹了口气,“我劝过他们,别把孩子逼得太紧,可他们就是不听。为了叫孩子继续读书,他们跟疯了一般。”
孙三娘接口道:“家里供出个读书人不容易,有个会读书的孩子和捡着宝贝一样。他们这样也能理解。”
“龙生龙,凤生凤,泥腿子家里还能出个秀才不成。我看啊,那两当爹娘的,比他们家孩子更疯。”老祖母气愤说着,两人聊了许久这才歇下。
隔天一早,公鸡的打鸣声将元青禾叫醒。她只磨蹭了一会儿就坐床上爬了起来,坐到窗边看书。陆卿卿也跟着起了床。
早上村子里空气格外好,小喜子看着姑娘们穿戴好了,就将窗户推开了。
陆卿卿往外扫了一眼,看到老祖母望了过来,她不动声色走到元青禾身边,小声说道:“哪有道士总看书的?”
元青禾一听,赶紧收了神,从道士的小布包里翻了些黄纸出来,装模作样地画起了符,全当是练字了。
陆卿卿这才由着她,出了屋去收拾马车了。
老祖母年纪大了醒得早,看这两个孩子勤奋的模样,心里不由喜欢。
“唉,龙生龙,凤生凤,这才是能成事的模样啊。”
她看着窗下坐着看书的小道士,那模样生得像小仙童一般,一看就不简单。另一位姑娘腰上挂着剑,瞧着身手矫健,都不是普通人啊。
老人家有些眼力见,知道来的是贵客,她转身进了屋子,没一会儿就唤来家中晚辈,说道:“去,挑只最肥的鸡杀了,咱今个儿好好招待贵客。”
晚辈领命,不一会儿就将肥鸡处理妥当,炖上了鲜美的鸡汤。等得天大亮时,那浓郁的香气已经弥漫了整个小院。
元青禾闻到香味,放下手中的笔,肚子不由咕咕叫了起来。
老祖母柱着拐过来,叫她们吃饭。
孙三娘她们也被请了过来,院中的桌子上早摆好了热气腾腾的鸡汤,还有几盘农家小菜,色泽诱人,香气扑鼻。